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调周法对卵巢早衰造模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对卵巢甾体类固醇激素生成能力(E2、P、T)的影响;对卵巢储备能力的测评(FSH、LH、INHB、AMH);对体液免疫(AOAB)和神经免疫(β-EP)的调节;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干预(Bcl-2、Fas、Fas-I);对细胞免疫相关细胞因子(VEGF、TNF-α、 INF-γ)的调节;血清中血脂的变化(TC、TG)以及对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等项目,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方面探讨该法干预卵巢早衰的机制,探讨其量效关系,为中医药防治POF的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SPF级健康雌性8周龄SD大鼠,通过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选出有动情周期为受试动物,除空白组(A)外,其余大鼠均给予注射环磷酰胺致POF模型。环磷酰胺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即模型对照组(B)、克龄蒙对照组(C)、滋肾填精汤高剂量组(D1)、滋肾填精汤低剂量组(D2)、温肾填精汤高剂量组(E1)、温肾填精汤低剂量组(E2)、益肾调周法高剂量组(F1)、益肾调周法低剂量组(F2)、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益肾调周法低-高剂量组(G2),A,B组给予每日灌胃两次蒸馏水,中药各组实验当日冷开水配置所需动物灌胃浓度,低剂量,高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药量的2、4倍,克龄蒙对照组采用相当于临床等效药量的4倍,每日灌胃一次。各组均连续用药20天。用药期间每日检测一次阴道脱落细胞,并记录。于实验末次给药后,实验大鼠断头采血,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计数仪测定血清中E2、T、P值;用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测定血清中FSH、LH、β-EP、 AOAB和VEGF、TNF-α、IFN-γ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AMH, INHB;氧化酶法测定血清TC、TG水平;取血后将大鼠,分离出下丘脑,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测定下丘脑β-EP水平;断头后迅速解剖同一侧卵巢,固定,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染色,最大剖面光镜下观察卵巢的各级卵泡数及黄体数的变化及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Fas、Fas-L的蛋白表达。结果:1.益肾调周法对动情周期的影响: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G1)能够有效改善POF模型大鼠的紊乱的动情周期,恢复正常周期。2.益肾调周法对甾体类固醇激素的影响: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的血清E2,P值显著升高,而T值显著下降。3.益肾调周法对卵巢储备能力的影响: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血清FSH, LH的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AMH, INHB的表达增强。4.益肾调周法对卵巢细胞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血清TNF-α、FN-γ的表达显著降低,但是血清VEGF的表达增强不显著。5.益肾调周法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卵巢颗粒细胞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增强显著,Fas蛋白的表达增强,而使Fas-L蛋白表达减弱。6.益肾调周法对体液免疫和神经免疫的影响: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血清AOAB浓度显著降低,血清和下丘脑的β-EP的含量显著提高。7.益肾调周法对血脂的影响: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血清中TC和TG的水平显著降低。8.益肾调周法对卵巢形态学的影响: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卵巢中初级卵泡,生长卵泡以及黄体的数量显著增加,炎性侵润减少。结论:1.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符合POF的诊断标准,成功造模。2.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G1)有效改善紊乱的动情周期。3.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能够调节卵巢颗粒细胞的甾体类固醇激素的生成并且能够提高卵巢的储备能力。5.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成功参与细胞免疫调节和体液免疫调节,加强对卵巢功能的神经调节,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G1)有效抑制卵巢细胞凋亡的发生。8.益肾调周法高-低剂量组(G1)有效降低血脂并促进卵泡发育。因此,益肾调周法能够通过调整NEI网络的多个环节以实现干预POF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