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教学是构建我国小学、中学、大学英语一条龙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度,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口语水平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本文认为,高中英语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同时受到语言僵化与耗损现象的影响,这二种现象的同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一群体的口语能力明显落后于其书写能力。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外语研究领域内专门针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对这一群体的口语僵化与耗损现象的综合研究更是尚未开展。因此,文本拟从相关理论视角出发,通过一次对高中英语学习者的实证研究,探究导致该群体口语僵化与耗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研究在上海地区某一高级中学进行,实验工具为口语测试和问卷调查。口语测试结果经SPSS数据分析后表明,常规班学生在冠词使用、名词复数词尾变化和反义疑问句回答中存在僵化现象并在第三人称单数词尾变化和人称代词使用中存在耗损现象,而口语强化班学生则不存在此类现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导致口语僵化与耗损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三点:1)语言环境因素——母语负迁移及口语输出机会缺乏;2)教师因素——教学理念落后、课堂话语质量偏低及评价方式欠妥;3)学生因素——提升口语水平的综合动机缺乏、口语产出过程中对翻译手段的依赖及对陈述性知识自动化的能力缺失。在对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与综合分析之后,本文指出,应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力来解决口语僵化与耗损这一顽症。教师应努力优化其教学理念,尤其应重视教师自主性的构建,同时应努力提高课堂话语质量,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着力改进学业评价方式;而学生则应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重视英语文化学习并避免在口语产出过程中对翻译手段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