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曲柄内齿环行星减速器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式减速器(单环、双环、三环、四环及平衡式减速器等)是一种N型内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点是当输入轴旋转时,行星轮(内齿轮)不是作摆线运动,而是通过一个双曲柄机构(具有两个偏心轴颈的高速轴)引导作圆周平动。该类减速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比大、体积小、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但在高速、大功率工况下存在振动大、噪声高、轴承早期磨损等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在研究现有环式减速器结构特点、传动原理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一级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和一级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组合而成的新型双曲柄内齿环行星减速器,该减速器具有体积小、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运转平稳等特点。对该减速器的传动原理、传动系统受力、功率流及传动效率、承载能力进行理论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①提出了一种由一级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和一级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组合而成的新型双曲柄内齿环行星减速器,对该传动的结构和几何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了各级传动的齿轮参数,对该减速器进行了三维设计,建立各零部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虚拟装配;②对新型双曲柄内齿环行星减速器进行受力分析,分析了该新型减速器功率流、力矩、传动效率等系统特性问题,给出了传动比、功率流分流、传动效率等系统特性的计算公式,根据设计的样机参数,得出了其传动效率达91.9%的结论;③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新型双曲柄内齿环行星减速器两级传动齿轮副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弹性有限元法对减速器的两级齿轮副进行了接触分析,得出齿面接触等效应力值和实际接触齿对数;④对新型双曲柄内齿环行星减速器两级传动齿轮副进行了齿廓修形,结果表明,修形后的传动齿轮副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鞘氨醇激酶1(SphK1)及1-磷酸鞘氨醇(S1P)受体(S1P1,2,3)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大肠腺癌、伴有远处转移的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phK1/S1P通路在大肠癌
<正>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中药黄连所含的主要生物碱,具有广谱抗菌的药理作用,多用于治疗胃肠道细菌性感染。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小檗碱具有良好的降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干预
布朗族(莽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他们的生存状况极为困难。为扶持他们脱贫与发展,金平县2008年开始实施莽人扶贫工程。以此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后的成效,讨论其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复水后的光合特性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胁迫后复水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对照则为单峰曲线。轻度5 d
本文根据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的业务特点,建立符合自身企业廉政风险信息化的防控机制,从风险防控信息化入手,以岗位风险防控管理为核心,以风险识别评估为基础,以风险点实时监控
测向交叉定位作为一种典型的无源定位方法被广泛应用,但多目标的测向交叉定位一直存在双站信号配对难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双站测向交叉定位场景中的一种中频配对方法,仿真分析
从目前比较成熟的主流过渡技术原理人手,综合分析并对比了不同过渡技术的适用范围、工作机制、技术优势和存在问题;分别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主干网、接入网进行过渡场景分析,
传统勘查手段无法对多金属矿区地质进行勘查,矿床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在多金属矿区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分别从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在水文
1、Twist基因是1987年Thisse B等首先在果蝇中发现的一个新基因。在脊椎动物中。Twist蛋白是属于碱性的螺旋-环-螺旋蛋白家族中的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在胚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
<正>中国绘画史,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丰富多彩。可是,三国这个历史阶段的绘画资料却比较贫乏,实物遗存几乎空缺,甚至连摹制品也不见。然而,1984年6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