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系统中的图像压缩算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图像压缩技术的应用,使得医学图像可以大量存储;DICOM标准的制定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远程医疗的新发展奠定了基础。鉴于医学图像的特点,为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必须得到高质量的图像和完整、全面的相关医学信息;然而现有的网络带宽限制了图像信息的快速传输。因此医学图像的压缩及诊断数据的通信问题仍然是现在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所在。 图像的压缩编码方法发展很快,从熵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发展到新的矢量编码、分形图像编码、小波编码等多种编码方式,但是直接应用这些图像编码算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压缩比高和图像质量好之间的矛盾问题。近年来,小波变换作为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倍受关注,它在时域和频域都有很好的定位性。本文中作者对二维图像进行三级小波分解的系数进行了统计,并研究了不同高频子带图像不同区间的小波系数对重构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同时舍弃不同频段小波系数对重构图像质量的影响,发现:图像的绝大部分信息包含在低频图像中;高频段小波系数都对称分布在零值附近;频率越高,系数分布范围越小,对恢复图像质量的贡献越小。针对小波变换系数的特点,分别对不同频段的小波系数进行量化编码,以得到更高的压缩比。通常医生只是对某一患病区域感兴趣,因此提出了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无损压缩,对其它非诊断区域进行有损压缩的独立编码方式。 DICOM是医学信息数字化传输的国际标准,因此未来的医学图像压缩技术也必须遵循这一标准。本文在简要介绍了DICOM3.0的总体内容之后,针对人眼视觉特征,提出了图像灰度级调节的方法,并研究了将DICOM图像转换为易于处理的BMP格式的方法。 本课题中,作者对小波系数的研究有助于寻找适合远程医疗系统中更优秀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对DICOM标准的探讨有助于将其转换为更易于处理的图像格式,在现有标准中加入新的图像压缩方法来不断完善DICOM标准。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利用GPRS/CDMA无线通讯网络和Internet作为通讯平台,对目标的监控将没有距离空间的限制,只要有无线通讯信号的地方都能使用,特别适用移动图像监控,偏远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愈加需要休闲与娱乐,信息娱乐业也就成为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课题就是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结合了计算机音乐、图形学
对于多传感器系统,在线性最小方差最优融合估计准则下,应用经典Kalman滤波方法,基于Riccati方程,在假设各传感器具有相同观测阵条件下,本文证明了集中观测融合方法和加权观测
  本文是装设FACTS的电力系统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容量不断加大,电网结构日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迫切需要研究新型的电力控制装置来增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世界的认识,但是至今仍然不能对诸如文化发展、经济兴衰、意识产生、生态平衡等来自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系统中的众多复杂现象
定位是移动机器人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导航等其他功能的前提和保证。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较多采用的传感信息是视觉与超声信息。前者具有信息量大,后者具有处理速度较
合理准确的交通流模型不仅有利于理解车辆的行驶行为,而且对分析交通流状况,规划交通路网和实现交通优化控制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
人脸识别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解决的问题可简单描述为:基于预先存储的模板数据库,对给定某场景的静态图像或动态视频序列,自动识别或验证其中所含人脸目标的身份。传统
对移动载体的自动跟踪技术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GPS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对移动载体的定位更加快速化、高精度化,这为实现自动跟踪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平台
专利文献不仅仅是创新的结果,更是利用其进行再创造的知识源泉。参考利用其中包含的高科技信息可促进对产品的改良或创新。为了方便创新设计者从分布过于杂乱的信息资源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