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述神话”是2005年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的一项全球跨国出版合作项目。作为项目之一的中国卷部分,目前已经出版的有四部长篇小说,分别是苏童的《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叶兆言的《后羿——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李锐的《人间——重述<白蛇传>》以及阿来的《格萨尔王》。神话的研究理论百花齐放,神话的概念也十分驳杂。但从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出发,认定神话具有文学性,是不定型的,这是对“重述神话”进行研究的认知前提。此外,神话的集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文化功能等一系列特性也为神话的重述提供了可能,让神话重述变成一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文学活动。“重述神话”项目在发起之初就将重点放在了“重述”二字上。当深入到作品内部作文本分析的时候,“重述”作为这批作品的创作方式,不可被忽视;而前有的“重述神话”研究对这一点也十分重视,已经从重述的方式方法、成败得失、价值意义等多个角度作了分析。本文将在前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以“重述”作为切入点,对“重述神话·中国卷”的主题重述进行探讨。论文拟分五个部分进行。绪论部分探讨了神话与文学、神话与重述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重述神话”项目及其研究现状。第一章对四部作品的主题分篇进行了阐述,具体分析四部作品如何在集体化的原型的基础上添加个人化的想象,造成主题的置换或增减,并在主题重述上呈现出不同姿态。四部作品对原型神话或建构,或解构,但都达到了“重构”的要求,表现出严肃的重述姿态。四部作品在主题上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指向,即人性。第二章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以人物、情节、叙事等小说的要素以及虚构小说的关键点——诗性想象为参考,分析四部作品在主题重述上采用的不同方法。以具体作品为例涉及到四种方法,分别是人物形象的重塑、内容情节的变更、叙事策略的新用和诗性想象的注入。第三章运用比较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先指出神话重述史上的“同源异构”现象,再以“五四”以来的白蛇传主题重述文本为例,分析文化语境的更迭对神话主题重述的影响,指出神话的主题重述有着指称现实的传统品质。然后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和神话传承的角度,对“重述神话·中国卷”的文学价值作出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