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筑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目前对违法建筑的界定尚无法律层面的定义,对其分类也不明确,导致因违法建筑而产生的纠纷缺乏统一的处理方式,对违法建筑的治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从法理入手详细阐明违法建筑涉及的相关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实务方面产生的问题作深入分析。首先,关于违法建筑的法律界定及其分类。从违法建筑的认定主体、对象、范围及违法性四个方面分析得出违法建筑指经行政管理部门及司法机关审查、确认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民事规范或管理公约等各种强制性规范要求,通过新建、改建及扩建而形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附着物。对于违法建筑的分类,为便于对违法建筑进行处理,可从公法与私法角度划分为具有公共危害性违法建筑、民事侵权性违法建筑及双重性违法建筑三类。其次,关于违法建筑的民事权益。违法建筑为法律所否定,并且不具备物权法上的所有权权能,亦不能成为物权之客体。违法建筑属禁止流通物,对其不可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实践中对其转让的行为亦应认定无效。再次,关于违法建筑的纠纷解决。根据占有理论,对违法建筑占有确切地说应为非法占有而非无权占有,并且对违法建筑的占有并无区分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之必要。违法建筑遭受非法侵占或损害时,占有人的权益可通过自力救济与占有保护请求权予以保护。但是占有人行使自力救济时不可对抗国家的强折与没收行为。占有人行使占有保护请求权时受时效限制,同时占有人基于自己意思而丧失占有时,不可要求返还原占有的违法建筑。最后,关于违法建筑的治理。针对认定主体不合理问题,建议采双规制,即除行政主管部门外,法院也应成为认定主体;针对处理手段过于单一的问题,提出分类处理,必要时予以没收,同时对参与违建的工程单位也应给予处罚;针对治理主体范围狭窄、责任不清的问题,提出加强公力救济同时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对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的问责制等。
其他文献
<正>毋庸讳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日渐成熟,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2013年,中国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拐点,技术的冲击变成
<正>根据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研究公司3月1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移动广告支出涨势迅猛,继2013年翻倍之后,预计2014年继续大幅攀升。报告说,去年的全球移动广告支出为179.6亿美
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自被创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投资者保护领域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公平与公正待遇标准作为一个绝对标准,给予了投资者高标准的保护。与公平与公
隐写术是信息隐藏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运用于隐秘通信。隐写将需传输的隐秘信息以尽可能不引起监控者怀疑的方式,嵌入到“无害”的载体信息中,并利用公共传输通道发
文章通过对禹能光伏工程项目进度优化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目前工程项目进度,存在超期、工程项目工期优化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通过探讨太阳能光伏工程项目优化研究,
目的探讨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采用消癥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米
本文从保险法以及不可抗辩条款的历史的起源及发展演为起始,对不可抗辩条款进行了立法分析和深入探讨,从法律原理上对不可抗辩条款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并从实证的角度对不可抗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是条件,学生的"学"才是根本和目的。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活动和过程。因此说,摆正"教"与"学"的关
国际投资仲裁已成为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主要争端解决方式。长期以来,国际投资仲裁被指责缺乏透明度,导致过分保护外国投资者利益而忽略了东道国的公共利益,从而面临正当性危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相互考察而约定的考察期间,目的在于提供双方了解、考察对方的平台。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可以有效识别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考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