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难题,即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力日益强盛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们不禁要问,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吗?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市场的兴起为我们带来了曙光,因为使用绿色产品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保护环境。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绿色产品市场在为我国的发展仍步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柠檬效应。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指的是“残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所以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产生柠檬市场的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中,卖方知道产品的真实质量,买方不知道,买方为了降低买到价高质次产品的风险,只愿意根据产品的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方就会退出交易,只剩下质量低的卖方进入市场,形成次品市场,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整个市场的萎缩。平常人们说选择,都是选择好的,而这里却选择了差的,这违背了优胜劣汰的规律,所以把这种现象叫逆向选择。绿色产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仍步履维艰,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原因便是柠檬效应,不过这里不考虑绿色产品的质量不确定因素,而考虑绿色产品的绿色度不确定问题,所以这里所说的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产品的环境信息不对称。根据绿色产品的绿色度,可以分为深绿色产品、浅绿色产品和伪绿色产品,因为市场不能反映产品是否是绿色的,在极端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效应会导致真正的绿色产品处于竞争不利地位,甚至退出市场。绿色产品市场柠檬效应需要法律的规制。信息不对称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绿色产品市场的萎缩,而市场会产生柠檬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体系中的缺陷,即自由市场机制的弊端。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使信息尽量由不对称到对称,由此更正自由市场机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而政府采取的众多手段中,法律手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法律规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分析我国绿色产品环境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现状,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绿色产品环境信息不对称为视角,对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柠檬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法律对策。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绿色产品市场柠檬效应的概述部分。本部分首先明确了绿色产品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并分析了我国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市场的现状;同时本部分还对柠檬效应进行了阐述,通过比较传统市场的柠檬效应,分析绿色产品市场柠檬效应的特殊性,得出绿色产品市场产生柠檬效应的原因是绿色产品环境信息不对称的结论。本文的绿色产品环境信息分为价格信息和绿色信息,又可以更直观地称为价格信号和绿色信号。第二部分分析绿色产品环境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绿色产品环境信息初始失衡和绿色产品企业滥用信息优势。由于分工的不同,绿色产品环境信息在初始状态就不对称,每个人当然比别人更了解自己,如关于某件产品的环境问题,生产者必然要比购买者了解得更多。同时,绿色产品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而滥用信息优势,表现为价格信号和绿色信号的扭曲。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对绿色产品环境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现状。对应第二部分,包括对绿色产品环境信息初始失衡的法律规制现状和绿色产品企业滥用信息优势的法律规制现状。可以得出我国对绿色产品环境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现状并不完善的结论。第四部分对我国绿色产品环境信息不对称提出法律对策。对应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包括绿色产品环境信息初始失衡的法律对策和绿色产品企业滥用信息优势的法律对策。包括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完善环境标志制度、制定《绿色产业促进法》、ISO14020国际标准法律化、SA8000标准法律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