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饭树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uq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bunb.)又名南烛(black rice tree),是由于其与大米煮熟可变成黑色而得名,属杜鹃花科,越桔属。现在,越来越多学者把眼光放在传统植物乌饭树的食用和医用作用上。迄今为止,乌饭树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和全面。本论文主要对其化学成分、染色活性、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其目的是在分离中,找到染色物质,为新药的开发和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本课题采用溶剂提取法、柱色谱法等对乌饭树的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纯化了7个化合物,利用一维NMR和二维NMR等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它们分别为:  1-羟基-3¢,4¢-二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1)  1-羟基-3¢,4¢-二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2-O-b-D-木糖苷(2)  10-顺式-对香豆酰基-水晶兰甙(3)  10-顺式-对香豆酰基-6-羟基-氢化水晶兰甙(4)  5-甲氧基苯酚-3-O-b-D-葡萄糖甙(5)  10-(3¢,7¢-二羟基苯丙酰基)-水晶兰甙(6)  香豆酸(7)  之后又对它们进行了防腐活性和染色实验,并发现了一些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化合物7香豆酸属对羟基苯丙酸衍生物,与尼泊金酯防腐剂结构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防腐活性。将获得的七个纯品化合物对大米进行染色实验,发现化合物3,4和6是环烯醚萜甙类衍生物,呈淡黄色液体状。它们具有明显将大米染成不同程度的紫色的作用,而其他化合物皆无活性。
其他文献
百合是世界上集观赏、食用为一体的重要园艺作物,植物学分类上属于百合科(Lilaceae)百合属(Lilium)。为满足对百合的巨大需求,中国主要从荷兰引进了大量的百合鳞茎繁殖材料。带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在中国主要发生在小麦扬花期多雨的江淮流域和西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多菌灵等
学位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也是抗药性产生和发展严重的害虫之一。由于其世代重叠严重,繁殖力强,加上一些地区田间不合理的用药,导致田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是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的代表种。PVY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茄科等多种作物,给马铃薯和烟草等作物造成严重经济损失。PVY分离物可分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是快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尤其是从1999年到2006年,北京连续8年干旱,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北京没有大江大河,对过境河流的水源控制能力十分有限,水资源主要靠本地天然降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