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对英国现代女作家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了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问题以及她们为摆脱困境所进行的探索.通过小说女主人公安娜的生活经历,该文总结了知识女性较之以往传统女性的优越之处,同时也探讨了她们在现代社会中进退维谷的处境,以及她们为摆脱困境和寻求自由与完整自我而进行的努力,以安娜摆脱精神困扰的经历为现代社会中知识女性自身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借鉴. 该文对全文所涉及的内容作了总体介绍.首先介绍了莱辛生平以及她在现代文学世界的地位及影响,其次是莱辛小说《金色笔记》的创作背景:二次大战后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二十世六十年代后开始兴起的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随后介绍的是小说《金色笔记》的结构框架.小说分为五部分,包括安娜写的短篇小说《自由女性》和安娜的四本不同颜色的笔记.黑红黄蓝四本笔记分别记录了安娜生活中的不同侧面.通过《自由女性》和安娜的四本笔记,莱辛表达了她对现代知识女性命运的关注,描述了现代知识女性在当今世界的生存困境和她们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以及她们为寻求自由和完整自我而进行的探索. 第一章介绍了自由女性的特点,并将知识女性与作为家庭主妇的普通女性进行了比较,展示了知识女性较之普通女性的优越性.首先,自由女性经济上能够独立,从而为她们人格上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其次,自由女性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将政治生活视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她们宽广的视野和对真理的渴求.再次,自由女性勇于挣脱不幸福婚姻的束缚,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还有,自由女性将感情生活与女性生理体验相联系,大胆地用身体的语言来表达女性独特的感受.第二章探讨的是知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问题.二次大战后,世界变得四分五裂,人们也面临着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困境.战争使人们的内心世界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分裂混乱的世界造成了人们精神人格的分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问题被凸现出来.为了摆脱困境和避免人格的分裂,安娜进行了种种的探索来寻求自由和完整自我.她试图通过加入共产党来获得精神上的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的问题以及安娜作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自身的缺陷,安娜最终退出了党组织,失去了精神上的依托.作为一名女作家,安娜试图通过小说的创作来创建一种新的看待生活的方式.但在商品社会中,编辑和制作人只对金钱感兴趣,全然无视作家的才华与写作意图.而传统的艺术形式也由于脱离现实而变得毫无生气.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不满使得安娜得了所谓的写作障碍症,无法继续创作.在政治与文学创作的道路都遭遇失败后,安娜转而寻求情感上的慰籍,希望通过与异性的交往建立一个自由完整的感情世界.但在时代困境和男权社会传统的作用下,男性不愿付出真爱,因而无法满足安娜寻求精神上的理解与沟通的要求,他们最终都离开了安娜.在寻求自由与完整自我的种种努力都遭到失败后,安娜面临精神崩溃的边缘,陷入了精神危机,在她的金色笔记中,安娜记下了她精神崩溃的经历.第三章通过对安娜摆脱精神危机的过程的分析,探讨了现代知识女性解决自身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和态度问题.小说中安娜为解决精神上的困扰,求助于荣格学派的心理分析学家马克斯夫人.马克斯夫人帮助安娜宣泄积存于无意识中的焦虑恐惧的情绪,并指导她从梦中寻求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方法.心理分析对安娜有一定的帮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性的问题.安娜也不愿如马克斯夫人建议的那样,将女性的问题归结于历史传说,通过写作的途径将内心的痛苦封存在一个个编造的故事中借以逃避苦痛,因为在安娜看来,这只是回避问题和逃避现实的一种态度.这时,安娜遇见了存在严重的人格分裂倾向的美国人索尔.在与索尔的相处中,安娜自己也出现了多重人格.此时安娜己决意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而途径就是打破原来的形式,因此她决定放弃理性的控制,让自己完全进入分裂状态,放弃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用别人的视角来观察,思考.在精神分裂的过程中,安娜认识到世间一切都有善恶两个方面,每个人的内心也同时存在着善恶两个方面.正如人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邪恶力量的存在,并加以抑制,才能获得健全的人格一样,人们必须要正视现实,承认邪恶因素的存在,并加以抵制,才不会沉迷于理想主义而被现实中的邪恶力量打破梦想,从而陷入幻灭甚至绝望.这就是安娜对待现代社会中种种问题的态度.安娜将自己和其他为追求自由而努力的人们比做"推巨石上山的人,,,传说中的西叙福斯推巨石上山本来是比喻劳而无功,但安娜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人(l]为扫除人类愚昧1fi4&的工作并非是徒劳的,尽管成果微小,但总是有所进步,有成功的希望,所以不论多度艰难都要坚持下去.于是安娜摆脱了精神上的困扰,以乐观坚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最后是结论,探讨了小说中所体现的莱辛的女权主义观点,以及她对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兴起的贡献.通过《金色笔记》中安娜的生活经历,莱辛真实生动地描述了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金色笔记》的发表,推动了女权运动的迅猛发展,并为后来的女权主义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