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金属纳米粒子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均相催化领域,但其高昂的价格及稀缺性限制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催化活性,需要尽可能降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小尺寸的粒子极易聚集反而降低了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近年来,有序介孔材料的出现为制备高度分散且尺寸均匀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可能。但目前报道的制备方法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合成过程繁琐、大量使用有毒溶剂以及粒子尺寸过大导致孔道堵塞等。本文旨在寻找一种简单、绿色且普适性的用于制备有序介孔材料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方法,同时对材料催化性能进行研究,为研究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文从有序介孔树脂(FDU-15)出发,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有序介孔材料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原位自还原方法成功的在FDU-15有序介孔树脂孔道中组装了单分散的Ag纳米粒子(Ag@FDU-15)。Ag纳米粒子尺寸均匀,平均尺寸约5.6 nm。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考察负载Ag纳米粒子后对载体孔结构的影响。系统的考察了影响Ag纳米粒子尺寸及分散性的因素。以对硝基苯酚液相还原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Ag@FDU-15材料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g@FDU-1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同时,考察了Ag@FDU-15材料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负载后的Ag纳米粒子在500 oC下仍能保持均匀的尺寸及分散性。(2)对原位自还原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柠檬酸钠为螯合剂,通过控制Au3+粒子的释放速度,成功地制备了FDU-15负载Au纳米粒子复合材料(Au@FDU-15)。Au纳米在FDU-15孔道中高度分散且尺寸均匀(5.1 nm)。以对硝基苯酚液相还原反应为模型反应对Au@FDU-15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进行考察。催化实验结果显示,Au@FDU-15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此外,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将该合成策略成功的拓展到制备FDU-15负载Pd纳米粒子复合材料(Pd@FDU-15)和FDU-15负载Pt纳米粒子复合材料(Pt@FDU-15)中,证明该合成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3)利用有序杂化介孔酚醛树脂-硅材料(OMPS)为母体,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大开放空间的有序介孔硅负载Pt纳米粒子复合材料(Pt@OMS)。Pt纳米粒子高度分散且尺寸均匀(2 nm)。实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在防止Pt纳米粒子聚集以及提高载体比表面积,扩大孔径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CO催化氧化和对硝基苯酚还原为模型反应,考察了Pt@OMS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上述气相或液相反应中,Pt@OMS复合材料均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4)利用浸渍法对预先制备的Pt@OMPS复合材料进行CeO2后修饰。经过简单煅烧后,我们成功的制备了有序介孔硅负载Pt纳米粒子及CeO2复合材料(Pt-Ce@OMS)。通过小角度X-射线散射,广角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以及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对Pt-Ce@OMS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CeO2修饰后未对载体的有序结构产生影响,Pt-Ce@OMS复合材料的孔道仍然保持开放。同时,与Pt@OMS复合材料相比,Pt-Ce@OMS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即使在773 K空气气氛下煅烧5小时,Pt纳米粒子仍能保持原有的尺寸及分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