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主旨探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的主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探究天人关系哲学哲学观、古今变化的历史观、著史的创作观。司马迁著史以“成一家之言”,尊重客观史实的同时融入其理性批判和价值判断;人的发展客观推动历史的发展,历史的发展同时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史记》凸显了英雄人物的创世作用;天人关系的冲突实质为英雄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文章引言部分首先对《史记》主旨的相关研究成果作概要式梳理。正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司马迁著《史记》以“成一家之言”的客观动因和主观动机:一方面是史家的文化职责所在,另一方面是司马迁著史以“立不朽之名”的生命价值追求。  第二部分,司马迁的历史观为英雄史观。古今历史变化是英雄人物活动的产物,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根本性推动作用。《史记》中的英雄人物或者以天下为己任,或者刚正不阿、坚持主体人格和独立意志,或者隐忍以就功名、不屈不挠的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积极追求价值实现和独立意志为英雄人物的本质精神所在,这一精神内在推动了客观历史的前行,通过《史记》中的英雄人物类型化分析不证自明。  第三部分,“究天人之际”即天和人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不可调和的矛盾是英雄人物命运悲剧性的根本原因;悲剧性英雄人物或者功成身死,或者一生郁郁不得志,或者正道直行而受陷害。天人关系的冲突,即客观历史发展进程和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本质要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人追求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这一本质要求从根本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行、人类事业的进步,也是英雄人物悲剧性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N1+N2”格式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句法、语篇等多角度思考,用配价理论、认知理论和语体理论等观点,结合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在封闭性语料库中探讨“N1+N2”格
本项科研中的研究对象是德莱塞创作的《嘉莉妹妹》中的主人公嘉莉和林语堂创作的《京华烟云》中的主人公姚木兰。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历史上,女性都是弱势群体。长期屈居
外向型汉语词典是用于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学习和教学的词典。配例在学习词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了语义、语法等多方面的信息,但前人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配例的作用和原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创作特色鲜明和影响力显著的作家之一。无论是那空灵优美的大自然,还是温情厚重的人世间,都呈现出她独有的文学气质。纵观其小说创作,自然生态思想和鲜明的女性
石鼓区角山乡杨岭村背傍蒸水河,东临西外环线,衡角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辖16个村民小组,党小组8个,总人口2302人,其中中共党员48人。现有耕地面积2234亩
学位
满族神话故事传说在满族本民族故事的基础上,曾经经历过两次较为明显的吸收汉族文化的大变革。其一为宋金争霸时期的女真故事,其二是清朝入关后与汉族民族融合时产生的满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