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理论,尤其是马克思的自由理论,是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对其虽熟知,但远未达到真知的程度。因此,本文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历程、科学内涵、最终目标等几个方面的探讨,旨在给人们认识自由理论和追求马克思自由理想提供一定的帮助;给形形色色的错误的自由思想以有力地批判。 在引言中,我首先介绍了研究自由问题,特别是马克思自由问题的三个理由;然后简单的总结了一下西方哲学史上的自由观思想;最后着重概述了与马克思自由观有紧密联系的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 许多复杂的理论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就比较容易理解。本文把马克思的自由观的形成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理想主义阶段的自由观、青年黑格尔阶段的自由观、费尔巴哈阶段的自由观、历史唯物主义阶段的自由观。四个阶段自由观的演变反映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不断完善过程。同时,从远大超群的精神理想阶段的自由观到要求实现自我意识的自由即精神自由的青年黑格尔阶段的自由观,再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政治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自由观转变的费尔巴哈阶段的自由观,最后达到建立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阶段的自由观,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与时俱进”性。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大多数人对自由下的定义。本文认为,自由是主体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追求和表现出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自觉的、自为的、自主的活动。自由是对人而言的,因此,我们认识自由,就是认识人与自由的关系即个性自由,它是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容。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自由是个人的一种权利和追求;第二、自由是支配外部客体的必然性的能力;第三、自由是个人支配、表现自身并使客体必然性为其目的服务的能力。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得出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特征。即:自由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历史的,没有永恒的自由;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政治自由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性的政治自由是没有的。 马克思自由观的最高目标、最高视角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认识它,本文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搞清楚“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逻辑规定性。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程,而且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增加自由时间为其实现条件。 本文结语中简单地介绍了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以及它们二者的论争。最后分析得出两点认识:一是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抵是“形似而神异”;二是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自由与民主之争使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自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