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蒙古族居民生产方式变迁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e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对于世世代代以畜牧为生的游牧民族来说草场的大片流失,土地的可用率逐年下降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内蒙古可利用的草原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的几十年间,草地面积从6867万公顷减少到了5170万公顷,下降率为24.7﹪。这使得部分牧民不得不放弃沿袭了几千年的游牧生活,转向圈养,有部分牧民甚至彻底放弃游牧而转向农耕,从这种巨变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牧民的生产方式改变的同时,导致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多民族之间的融合、混居、杂居、民族通婚等因素的影响。国家政策作为外部作用推动了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变迁,但是政策对于少数民族的适用性往往会产生诸多疑问。建国以来的短短几十年间,牧民们开始定居,最后发展到牧民们在分到的草场上围栏放牧,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绕道而行几乎成了必走之路,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天吉太镇永红村生产四队的整个队里,都是蒙古族,他们的生活已然走向了农耕,本文中作者将沿着永红村生产四队的历史逐步论述其发生变迁的现状以及展望将来。
其他文献
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安置城郊合村并居农民、城市外迁市民和城市低保户,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地方政府根据政策在城乡结合处建立了一种由村庄向城市过渡的社区,笔者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管薪酬激励问题就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日益关注的热点。在现代企业中,高管人员薪酬的设计存在两个焦点问题: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薪酬与
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问题关系到农村科技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是关乎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现状并
随着我国国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及商业保险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风险数量和种类增多,以此造成获得性残疾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直接导致残疾人数量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旨在通过对获得性残疾人保险现状的研究,了解现阶段我国的保险(社会保险及商业保险)对于后天由于不同原因致残的人群的保障,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及建议。通过定量的统计分析与定性的访谈
本文采用定量为主,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的形式,以社会认知和自我认同双重视角研究底层阶级的认同问题。着重以主观视角从阶层定位、阶层归因、社会心态和行动逻辑四个
慈善事业--曾经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如今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中华民族素有积德行善的传统美德,九十年代以来,慈善事业及慈善组织在中国大陆重新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日益改善,城市化的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一些居民的生活也受到负面影响,作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