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1了解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2探讨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相关关系。3明确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对创伤后成长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26名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2探讨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相关关系。3明确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生育忧虑对创伤后成长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26名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中文版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应用Amos 24.0对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1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医疗社会支持总分为(57.58±9.74)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依次排列为实际性支持、情感性支持、社会互动性支持与讯息与情绪支持;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包含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主要照顾者、辅助治疗方式、癌症分期、病程、家族史等。2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自我表露总分为(36.10±10.29)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73.6%的患者自我表露处于中低水平,26.4%的患者高水平;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癌症种类、癌症分期和家族史等。3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总分为(58.34±9.38)分,处于较高水平;各维度依次排列为子女健康、自身健康、不孕接受度、备孕、配偶知情和怀孕能力;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主要照顾者、癌症种类、辅助治疗方式、患者生育意愿、家属生育意愿、子女数量、子女性别和家族史等。4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50±11.44)分,条目均分为(2.93±0.57)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创伤后成长各维度条目均分排序为个人力量、人生感悟、自我转变、与他人的关系、新的可能性;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包含: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主要照顾者、癌症种类、癌症分期、辅助治疗方式、子女数量、子女性别、家族史;其中,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职业、癌症种类、辅助治疗、社会支持、生育忧虑、自我表露最终进入回归方程,提示着8个因素会对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造成影响,共同解释创伤后成长变异的77.5%。5 Pearson分析显示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生育忧虑呈负相关(r=-0.810,P<0.01);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567,P<0.01);自我表露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596,P<0.01);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感呈负相关(r=-0.427,P<0.01);自我表露与生育忧虑呈负相关(r=-0.507,P<0.01);社会支持与自我表露呈正相关(r=0.454,P<0.01)。6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对创伤后成长的直接效应0.3246、间接效应0.5611,总效应0.8856。生育忧虑在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63.36%。研究结论1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处于中等水平,生育忧虑处于较高水平,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社会支持、自我表露越高,创伤后成长越高;生育忧虑越高,创伤后成长越低;社会支持和自我表露越高,生育忧虑越低,创伤后成长越高。3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在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和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职业、癌症种类、辅助治疗、社会支持、生育忧虑和自我表露对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起到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情况,验证该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性,初步分析其作用原理并归纳总结其优势所在,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总结该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资料完备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病房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其术后是否使用中药汤剂分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汤剂治疗组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射频热凝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的气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射频热凝术对气虚血瘀型LDH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控制及作用机制,探讨治疗气虚血瘀型LDH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后转归与突出间盘CT值的相关性,以期根据突出间盘CT值为临床气虚血瘀型LDH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
目的: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加速康复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疼痛及血流变的影响,明确其在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疼痛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药物治疗方式缓解疼痛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关节外科二病区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并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共72例。研究前用Excel生成随机表并按
目的:本次实验研究对行脊柱全麻手术患者的双下肢分别进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昆仑穴和胫后神经电刺激,利用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在头部记录相应的皮层诱发电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实验设计,将足太阳膀胱经与胫后神经在受到相同电刺激后的电生理反应转化成皮层诱发电位。通过对双侧不同部位刺激后产生的皮层诱发电位进行定量分析,而对足太阳膀胱经与胫后神经的功能相关性作出推论,并进一步探讨经络与神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
研究背景: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一种常见于育龄期经产妇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乳房肿块伴或不伴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理特征为肉芽肿形态。局限于乳腺小叶的非干酪样坏死。目前关于该病的文献报道日渐增多。但是现代医学对于该病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有确切定论。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也是各有不同。该病的治疗周期长,为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较难治疗的一种类型。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等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故在
研究目的: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足部骨折(60%),占全身骨折的2%。在临床医学中,约75%的跟骨骨折案例会累及到关节,导致病人的治疗和修复过程变得复杂和漫长。跟骨骨折发生的原因为跟骨接受大能量损伤,通常为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等跟骨遭受轴向载荷。相较于常用的价格较高、手术破坏性较大、术后软组织并发症较多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撬拨复位法术中损伤和治疗费用都有极为显著的降低。本研究通过比较
研究目的根据导师经验,观察泻火祛痰平亢方联合甲巯咪唑(Methimazole,MMI)治疗痰火内扰型Graves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来自我科6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GD患者,随机分为治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MMI,5mg30mg/日;治疗组使用MMI联合泻火祛痰平亢方。4周后根据甲功情况调整MMI用量。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SH、FT3、FT4、
目的:从中医证候、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胃镜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来评价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减联合西药雷贝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有效性,探讨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1.从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脾胃科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诊断为RE肝胃郁热证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5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2例和对照
目的:本课题研究主要观察益气养阴中药干预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疗效与差异,同时通过中西医治疗,提高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及胸科医院内四科住院,且符合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的患者,根据纳排标准纳入7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6人。西医常规治疗:停用长效硝酸酯类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加味凉膈散治疗AECOPD的疗效观察,以期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恶化率、病死率、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机体感染、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方法选自2019年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