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由的深处——别尔嘉耶夫上帝观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神学上帝观不同,别尔嘉耶夫的上帝观把上帝问题与人的自由问题紧密相联。在他那里,上帝是自由、精神、真理与意义,自由是上帝存在的理由,上帝则是自由存在的保障。  从思想背景来看,别尔嘉耶夫的上帝观是对理性主义和信仰主义双重危机的一种理论回应,它的形成与西方人道主义发展走入困境以及20世纪前后整个俄罗斯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别尔嘉耶夫批判了传统基督教神学中的客体化上帝给人所带来的奴役,也批判了近代以来的哲学由于脱离宗教的启示所带来的人的精神的丧失。他通过回归到基督教本原意义上的非客体化的上帝,阐释了基督教是自由的宗教,十字架上的基督向人类启示了自由拯救的道路。别尔嘉耶夫揭示出,人的自由应该实现在个体人格的精神创造的活动中,在爱的交往中,在与上帝的生存意义上的交会中,人类最终应该实现聚议性意义上的上帝之国。  别尔嘉耶夫上帝观的理论意义在于:他力图在宗教信仰的背景下开启自由的更深层次的内涵,这无疑对自由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启发,而且神人共同参与的继续创造论是一种当代神学的可贵探索,其上帝观所展示出来的神学批判也弥补了单纯理性主义视域内文化批判的缺憾和不足。别尔嘉耶夫上帝观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它能够有效地启发当代人类更加深入地思考自身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并努力寻求到走出危机和困境的出路。
其他文献
施特劳斯以一种反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围绕着对“自然”概念以及“自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的论述,指出了现代性所带来的各种危机,展现了其对于现代性的深刻反思。施特劳斯沿袭了哲
“崇高感”是康德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旨在以康德哲学的概念框架为背景,疏理、分析和阐明“崇高感”的基本涵义,说明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在判断力批判中的
人的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中心。作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他在对以往人的本质思想进行批判和借鉴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从现实的人出发,着眼于唯
在西方国家65岁以上的老人中约50%有过高血压。因为生命器官的动脉灌注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为维持恰当的器官血流量,有人认为血压升高是一种有益的代偿;但高血压患者8年内
法律论证是指通过提出事实和法律理由来证明某种立法意见、法律表述、法律学说和法律决定的正确性和正当性,以说服法官或公众接受自己主张或观点的过程。法律论证涉及的主要是
本文主要研究了康德的逻辑思想。论文开篇从康德对逻辑的定位入手,引入他对逻辑的理解。康德认为,逻辑是关于一般知性或理性的必然法则的科学。康德把逻辑分为普遍的知性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