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警察职业适应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警察队伍吸纳了大批高学历毕业生,他们的入职改变了传统警察的形象,提升了警察的整体素质,给警察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也使他们中的很多人面临着对警察职业的适应性问题。尽早尽快地适应警察职业的要求,有利于高学历警察的职业发展、职业稳定,有利于他们职业潜能更好地得以发挥。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学历警察职业适应性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还很少,这种现实的需要与研究的欠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因此,对高学历警察的职业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职业适应性理论为研究支撑,以重庆市高学历警察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职业适应要素体系为分析维度,从认知适应、发展适应、技能适应、环境适应和人际适应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学历警察职业适应性的问题,最后从个体主观因素和社会客观因素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l)高学历警察职业适应性包含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显性层面包括职业技能适应,隐性层面包括职业认知适应、职业环境适应、职业发展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这也是本研究的五个维度。  (2)重庆市高学历警察的职业适应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五个维度表现出的适应性均值来看,职业技能适应维度均值最高,职业环境适应维度均值最低,不同维度上的适应性水平差别较明显。  (3)不同性别、年龄、警龄、专业、部门、警种的高学历警察职业适应性在各因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不同年龄、不同警龄以及不同部门间差异较为显著。  (4)影响高学历警察职业适应性能力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结为高学历警察个体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包括工作带来的挑战、家庭与社会压力等。  (5)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影响高学历警察职业适应的主观层面上提出了提高职业认知,注重职业规划,提升职业素质的对策;从客观层面上提出了完善警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保障机制,增强警务人际支持等对策,以期提升重庆市高学历警察的职业适应性。  
其他文献
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有效流动的重要途径,自从中国经历了1999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后,人力资本正逐渐成为影响我国整体收入分配格局及家庭代际流动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教
  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割裂。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各种风险因素的不断增加,我国失能人群的规模日益扩大,在传统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社会照料发育不足的背景下,失能群体的日常照料问题日益严峻,发展失能群体长期护理保险十分必要。目前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刚处于起步阶段,了解城乡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的意愿选择和城乡居民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的影响因素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运用描述性统计和交叉列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