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媒介与仪式的书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出版融合背景下,唱衰纸书的声音频传耳畔,畅销日历书的销量却屡创新高。日历书出版和消费热潮已成为一个独特的出版文化现象,也折射出书籍的属性和功能的延伸。传统的书籍研究将书籍作为承载知识内容的文本介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西方书籍史研究开始转向书籍的媒介观。本文从日历书的形制特点入手,分析其物质形态和符号价值的变化所带来的人们对于书籍观念的变化,进而对日历书的文化意义、日常使用、消费本质展开分析,强调了书籍的媒介性;有助于出版业界和学界重新认知书籍的物质形态、媒介属性和社会功能,更好地发挥书籍的媒介优势和价值取向,在推动知识的普惠的同时,使人类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仪式中更好地编织意义之网。本文从文化消费理论视角切入,结合书籍史研究、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来分析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主要结合《故宫日历》《单向历》《健康日历》等畅销日历书的具体案例,以及日历书使用者的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日历书的出版逻辑、文化逻辑、消费逻辑,把握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对日历书的意义创制与流动,进而阐释日历书作为物、媒介、仪式的消费本质。研究认为,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在于,日历书的文化意义从传统书籍的文本意义转为以消费者个人及其生活为指向,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看、翻阅、撕页等半程式化的重复性实践来感知时间流逝的仪式感、意义建构的快感,创造了风格化的生活,并不断地进行自我的生产、更新、消费,从中收获意义、快乐和社会身份;而且,日历书热潮彰显了书籍作为物、媒介、仪式的特性,折射出书籍从文本阅读到社会交流媒介和日常生活的文化仪式的属性及功能变化。
其他文献
汶川大地震后,强震造成汶川县绵虒镇一带山体疏松塌陷形成了大量松散堆积物源,当地多雨,强降雨冲刷堆积物引发泥石流灾害频发。根据相关的研究,未来5年内该区域泥石流灾害虽不及强震后的数年,但仍属壮年期,发生概率大于震前。因此,研究该区域内松散堆积物源物源侵蚀与堆积特征,对该区域的泥石流灾害防治、灾害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9年8月20日发生的锄头沟泥石流为例,通过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照片
近年来,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重金属吸附剂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交联改性可明显改善壳聚糖的机械性能、酸溶性和吸附选择性。不同类型的交联剂对壳聚糖吸附剂
本文旨在对卢卡奇的模仿理论加以初步梳理,使之具有更清晰的可见性,并在此过程中,进行重新的阐释。作为马克思主义模仿理论的集大成者,卢卡奇不同于以往的模仿理论,他不仅把模仿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基础上,同时还扩大了模仿的范围,使模仿理论植根于人类社会历史中。“模仿”概念不仅构成了卢卡奇的后期美学思想核心内容,更是构成了理解其前期思想如何发展到后期理论的一把钥匙,构成了贯穿其整体美学思想的逻辑演进的
人们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工作、学习、生活普遍节奏快压力大,长期的高强度状态对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了隐患,引发各种城市病,促使人们渴望闲暇时间能够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有益
东营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南部,是滨南-陈南-青西断层上盘发育的典型的箕状半地堑盆地。本论文主要是在对东营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钻井资料,运用正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及边界断层生长模式,分析研究区的不整合面、边界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划分构造层等,研究边界断层平面生长简史和构造演化特征,从而探讨构造演化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对地震剖面和钻井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贸易合作进程的加快,多边贸易体系和区域贸易协定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2019年上半年的统计,世界上有474个自贸区是以区域贸易协定形式存在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特别是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以来,它的发展更加快速。升级《议定书》的全面生效标志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范围更加广泛,合作程度更加深入,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