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民办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初探——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私立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开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实现突破,福建首次成批次派遣大学生赴台短期学习,其中,福建民办高职院校和台湾私立高职院校合作密切,两岸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既能成为台湾由于少子化所引发的高校生源危机的解决出路之一,又符合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大陆与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的体系与发展,两岸高等职业教育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同时本文指出了当前福建高等职业教育和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闽台两地民办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和驱动因素。闽台民办高等职业院校都遇到生存和发展的困难,共同合作为两者生存和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其次,本文还分析了闽台民办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现状、意义及特点。目前闽台的民办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主要模式以校校、校校企、分段对接及师资联合培养为主。闽台民办高职院校合作不但能服务于海西经济建设,而且将加强两岸院校、两岸师生和两岸高校科技与文化的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大华技术学院和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的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为例,通过调查,具体研究了合作办学的模式、内涵、成效、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展望,探索闽台两岸民办高职院校合作办学。  论文最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政治因素影响闽台民办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开展与深入;第二、闽台民办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项目应解决招生问题;第三、联合培养人才方案应更细致化;第四、福建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自身建设;第五、可通过多方措施解决项目经费问题。
其他文献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自身生存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一般而言,校企合作主要指利用学校和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的从业热情,提升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将对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之互联网的普及,现代教育结合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方式----微课程。微课程的提出及流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的各种压力也急剧增加,外派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各行业逐渐壮大起来。由于外派务工人员在种种活动中都是我们国家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和体现者
反思性学习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努力实践为目的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活动进行再检验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常常被一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