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董氏奇穴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改善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耳鸣残疾程度和抑郁指数,以期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确定合格受试者共60例,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董氏奇穴针法组)30例及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治疗组选取驷马中穴、驷马上穴、驷马下穴、灵骨穴、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并根据中医辨证原则,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董氏奇穴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改善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耳鸣残疾程度和抑郁指数,以期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确定合格受试者共60例,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董氏奇穴针法组)30例及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治疗组选取驷马中穴、驷马上穴、驷马下穴、灵骨穴、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并根据中医辨证原则,配穴为感冒三穴、明黄穴、天黄穴、其黄穴、一重穴、二重穴、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心门穴、肾关穴。采用倒马针法、牵引针法。对照组选取听宫、翳风、颞后线、中渚、外关、太溪,随证配穴为合谷、太冲、丘墟、丰隆、公孙、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心俞、关元、肾俞。诸穴皆平补平泻。治疗为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每周连续针刺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耳鸣评价量表(TEQ)、耳鸣残疾评分量表(THI)、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比较,以评定疗效。本研究统计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分别采用Pearson X~2,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 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各量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耳鸣严重程度评分、耳鸣残疾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 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量表差值评分比较:(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差值评分:组内比较,两组分别做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两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残疾差值评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HI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评分下降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差值评分比较,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评分均有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为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组间疗效比较,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董氏奇穴针法和常规针刺两种疗法对耳鸣均有较好的疗效,组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董氏奇穴针法和常规针刺两种疗法均能改善耳鸣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耳鸣残疾程度和抑郁评价量表评分,但两种疗法改善的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文献
目的:膝关节内翻畸形是膝骨关节炎关键的病理改变,膝关节内翻畸形与全身骨量状态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通过测量绝经后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密度与其下肢力线的不同角度,探讨绝经后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内翻畸形与骨质疏松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1月-2020年6月因膝关节疼痛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疗并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绝经后女性患者,通过双下肢全长位片测量患侧下肢机械角
目的:通过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强肌健力胶囊治疗脾胃气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给中医学对重症肌无力进行辨证治疗提供具有实证价值的证据支持,并通过本研究试进一步探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本院收治的与纳入标准相符同时基于Osserman分型划分为IIa型或者是IIb型、且中医辩证确诊为脾胃气虚证的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单病例随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但目前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具有长久的历史积累,但其繁多的药物和成分、复杂的作用机制,导致难以整体、系统地认识到中药的多靶点药理作用机制。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兴起,探索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成为可能。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处方规律,提取其核心药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
目的: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明确通元针法对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结局、体表测量学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采用实验室检验及超声监测,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生殖内分泌及糖代谢水平、BMI、WHR、周期结局差异,分析个中原因,以此得出通元针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并分析总结中西医治疗方式的优劣,为肥胖型的PCOS不孕症患者寻求中西医结合更全面及高效的诊疗方案。方法: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吴伟教授治疗冠心病遣方用药的规律,整理吴伟教授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见证型,并归纳出吴伟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核心处方。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核心处方进行分析,从现代分子医学层面,对治疗冠心病的机制进行探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吴伟教授门诊的冠心病患者的处方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进行搜集、整理。使用中医药辅助平台V2.5版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型与其2年内发生终点事件的相关性,判断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行CAPD治疗2年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观察2年内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探究不同中医证型与不同并发症相关性,以此
目的:通过调查统计妊娠期代谢综合征与正常妊娠两种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了解两组人群的妊娠结局,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妊娠结局,探讨妊娠期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临床防治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产检并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代谢异常的正常妊
目的:通过观察长短周期现象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型与基础疾病、血脂、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提供客观依据,降低长短周期现象触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组,整理患者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BMI指数、血脂(TC、TG、LDL-C、HDL-C)、心脏超声(LAD、
背景与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没有金标准,中西医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了解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治现状,为优化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伞状综述对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文献研究,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排除标准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征象与分子分型以及分子标记物Ki-67、PR、HER-2、E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方案的制定、选择以及预估疗效和预后提高参考意见,提高乳腺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进行手术的109例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乳腺超声检查、病理结果、免疫组化等结果,分析超声征象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