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与北宋山水画的中期之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代宋初无疑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荆浩、关仝、李成、范宽等大家都留下了足以照耀千古的经典作品。他们真实的描绘了北方的自然风貌,其作品有鲜明的样式感,呈现为一种雄伟风格,势大力沉,有尚崇高而卑文秀的审美取向。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和战乱局面,国家重新获得统一。宋代的统治者们实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广开科举,建立起发达的文官制度,特别是经历了庆历新政和熙丰变法两次大规模的变革运动,宋代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的气象,在新的社会气象背后是人们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流传至今的山水画中都有深深的烙印。11世纪北宋中期山水画在承袭了五代宋初绘画样式的同时,其画面流露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代表了典型的北宋风格。长期以来,美术史的研究者在对两宋不同的山水画面貌作了详尽论述和比较的同时,往往将五代北宋的山水画风貌简单的归纳为一种雄伟风格,对于其间的差异有所忽略或语焉不详。而事实上,宋初山水只是五代风格的一种延续,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随着范宽在仁宗朝的去世和郭熙等人的诞生,到了11世纪的北宋中期,北宋山水画已经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当然这些变化与宋代的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在风格面貌上,北宋中期以来的山水画已经从五代宋初的浑厚雄强向冲逸和谐的画风转变,呈现为一种刚柔并济的面貌,有了许多南派山水的特点。李成精炼含蓄的风格成为社会上下效仿的对象,形成“一统”格局。其次,在画面意境的营造方面,北宋中期以来的山水画更加注重具体的诗意呈现,“诗画一律”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改变了五代宋初山水画那种宽泛的具有哲学意蕴的追寻趋向。再次,随着宋代以来儒家正统的重建和优厚的文官待遇,这些加大了士人的向心心理,山水画已经逐渐失落了五代画家那种山林隐士精神,而有很强的入世情怀和世俗化趋势。最后,在经历了五代宋初的高峰之后,那些经典佳作成为效仿的样板,远离了真切的自然感受,北宋中期以来的山水画呈现出程式化的倾向。当然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更重要的是自宋代以来一种精致典雅审美趣味的形成,秦汉时期的那种阳刚、开阔、从容的传统正在远去,代之而来的是一种精致、小巧、典雅、内敛趣味的形成,这种变化不只是山水画传统的变化,而是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郭熙(约1000年——约1090年)是活跃于北宋中期的重要画家,其画风受到了朝野的一致推崇,具有典型性。本文以郭熙以及他的时代为横断面,探讨北宋山水画的典型特征以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并使其与唐、五代宋初的绘画风格形成对比,阐述宋代山水画风的新特点。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死亡率迅速上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以上。虽然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治疗研究已取
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水资源教研室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点研究水库兴利调节中的输入模型和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由兴利调节输入模型、兴利调节计算方法和水库兴利调度图生成三
当今世界,综合交通已经成为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综合交通运输立足于国家对运输资源在各运输方式间的合理配置,立足于对完整客货运输过程的运输服务。而同时在经济发达国家,
步入21世纪,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一段重要的发展历程,由于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历史传承,决定了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即在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叠加了信息化时代对现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工作者们在不断尝试着更加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
本文主要通过流变学方法研究桔皮果胶凝胶性质和凝胶机理,并利用果胶为原料开发一种脂肪替代品PFM,考察PFM在不同食品体系如低脂涂抹食品,低脂乳制品和低脂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工业城市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也导致人类社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因此,转变传统的上业城市发展模式势在必行。结合这一时
许多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水换热设备,如换热器、采暖系统、锅炉、机动车辆水箱等,90%以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垢问题。换热设备污垢降低了设备换热效率,增加了流动
英特网网络系统在全球建立与普及引发了社会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同时,与此相伴随产生了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青少年越轨问题,网络游戏的负向功能更是引起了社
如何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程度是一道困绕着世界各国政府的难题,为了揭开税收遵从之谜,学者们进行了大量艰苦卓绝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