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微粉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dak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水泥、消石灰等无机微粉类改性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本文使用2.5%、5%、7.5%掺量的水泥、消石灰配制无机微粉改性沥青。通过对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DSR等实验,分析了水泥、消石灰等无机微粉对沥青基本指标、老化性能、高温流变性能的影响;使用无机微粉改性沥青成型AC-20C型沥青混合料,并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分析了水泥、消石灰在沥青中的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沥青混合料的多次冻融循环试验、长期老化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分析了水泥、消石灰等无机微粉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无机微粉改性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机理。
  沥青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沥青中加入水泥和消石灰等无机微粉改性剂后,沥青的针入度、延度降低、软化点升高;沥青老化前后针入度比、延度比增加,软化点差值降低,沥青的抗老化能力得到改善;沥青的相位角减小,复数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增加,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得到改善。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沥青中掺入水泥、消石灰等无机微粉改性剂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提升幅度和掺量呈正比,同等掺量下的水泥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均高于消石灰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提高,且提升效果与掺量呈正比,同等掺量下的水泥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提升高于消石灰。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劣化,同等掺量下,水泥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低于消石灰组。通过路用性能试验,对比了常规的干掺法和本文采用的胶浆法试件性能的优劣,综合考虑下胶浆法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性效果更好。
  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基质沥青中掺加5%水泥或消石灰,沥青混合料抵抗长期水损的能力显著提升,且掺加水泥的改性效果优于消石灰;无机微粉改性剂能够明显提升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的水稳定性,且对老化前后低温极限弯拉应变比有提升作用;在基质沥青中掺加5%的水泥微粉,对沥青混合料在应力模式下的疲劳寿命有一定提升作用。
  无机微粉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微粉的细度、颗粒形貌、化学性质等因素都会影响改性效果。
  综合各项试验结果,水泥、消石灰等无机微粉改性剂能较好的提升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耐久性能,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有利。
其他文献
学位
高温超导块材的悬浮力一直是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各国研究学者为了探究高温超导块材的悬浮性能开展了大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超导块材的悬浮力会随着外磁场的增大而增大。在这些实验中,研究人员通常将高温超导块材放置在永磁轨道上方,但是永磁轨道上方15mm位置处(高温超导块材实验位置)的外磁场大小仅有约0.4T,较小的磁场限制了块材的悬浮力,故本文使用了超导磁体装置来产生1T、2T和3T的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受到社会与科学界的关注。汽车作为人们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其保有量呈现出迅速上升的状态,因此对于自动化中的自动驾驶技术也随之成为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无人驾驶技术对整个交通系统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能够解放驾驶员,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有害排放物的含量,提高整体环境品质。可见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有效
为了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减少汽车碰撞事故中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相关学者对汽车碰撞缓冲吸能装置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压溃式缓冲器、液压阻尼式缓冲器、摩擦式缓冲器、气囊式缓冲器等汽车碰撞缓冲装置。但是这些缓冲器受限于缓冲机理,只能在设计条件下取得好的缓冲效果,对不同类型、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质量的汽车碰撞适应性差。具有变刚度、变阻尼和高吸能特性的智能汽车碰撞缓冲器是未来汽车碰撞缓冲器的发展方向。随着
目前我国公路和市政道路已大量进入养护期,而微表处作为一种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微表处室内配合比设计时湿轮磨耗值、宽度变形率等常规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但在施工后出现被迅速磨光、出现车辙、脱皮等问题。这是由于微表处室内配合比设计经验性较强,长期性能未得到验证造成的。为了延长微表处的使用寿命,解决微表处施工后出现的多种问题,本文在现有微表处配合比
公路工程随着服务运营年限的增长,公路高切坡安全风险总是处于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空间和时间特征的渐进破坏特性,但在岩土工程领域,针对公路高切坡运营阶段的稳定性演化过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有失稳可能的高切坡,及时准确获取高切坡的健康演化过程,有利于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营,因此,高烈度地区公路工程运营阶段,揭示土质高切坡的稳定性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  本文依托国家重点
隧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围岩压力发生较大变化,对隧道安全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考虑在衬砌与围岩之间加入保护层抵消围岩压力的变化。近年来,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抗压强度低、孔隙率高等特点,在压缩过程中能吸收掉大量来自围岩压力改变产生的能量。将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保护层材料,新型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6MPa~9MPa)和变形量(>2
透水沥青路面多采用高粘沥青,高粘沥青的粘度极高,且对温度非常敏感,这使得透水沥青路面的拌和、摊铺和碾压的温度及时间相比传统路面更加难以把控。尤其是在寒冷地区以及夜间施工等条件下,由于施工环境温度偏低、施工时运输距离过长等因素使得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拌合与摊铺难度增加、沥青与矿料不易充分裹覆、施工压实度不足、孔隙率偏大等,最终影响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性能,严重制约了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公路隧道渐渐代替了山区的盘山公路,特别是在西南地区,隧道成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隧道高边坡的稳定问题在公路建设中也越来越受重视。然而,由于隧道洞口段边坡时常伴有浅埋、高边坡、风化破碎严重等状况,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围岩坍塌、边坡失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于山岭隧道洞口高陡边坡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对隧道洞口高边坡失稳
学位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进程的推进,现阶段公路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气候差异性显著的欠发达地区。为满足这些地区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需求,往往需要使用高性能改性沥青,而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良好,在这些地区泛用性强。由于这些地区允许施工的季节区间短,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低温施工工况,同时低温施工条件会严重影响路面施工质量。  低温条件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当通常会造成沥青老化、温度离析、压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