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酒国》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奖。获得如此重要奖项不仅给他自己带来了巨大荣誉,也引起了更多的包括评论界、读者在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一些西方读者对于中国、中国文学以及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莫言作为一名用汉语写作的中国作家,其作品能够被西方读者所接受,精妙传神的英文翻译功不可没。莫言的大部分作品是由汉英翻译领域的翘楚葛浩文翻译的,而莫言本人对于葛浩文的英语译文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因为一方面葛浩文保留原著中原汁原味的汉语特点,另一方面,他努力做到使大部分西方读者读懂作品的隐含意义。葛浩文的翻译作品不仅忠实原文,而且还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他的这种翻译思想与接受美学思想“不谋而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汉斯罗博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接受美学理论,其后,它被广泛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与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较,接受美学思想不仅强调原著,原著作者的重要性,也注重目标语读者的重要作用。而翻译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读者是否能够接受和欣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对葛浩文高超翻译技巧的充分认可。葛浩文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体现在他对《酒国》的翻译上。葛浩文在他的翻译译本《酒国》里成功的体现了他高超的翻译技巧。《酒国》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它主要有两个叙事分支。一条脉络是讲述有关侦查的惊险故事,另一个条主线是有关莫言和他的一个忠实粉丝同时也是富有灵感的一个作家之间的往来书信。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葛浩文充分尊重读者接受能力和审美欣赏水平,并直接采用直译和异译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他很细心的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欣赏水平。他主要应用的是直译和异译的翻译策略。此外,他会适当的对原文内容作添加和删减。即可以协调原文著作和目标语读者的平衡点,葛浩文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更和谐的翻译方式。这种翻译方式可以有效的协调原文著作、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本之间的关系。首先,在翻译之前,译者本身是一名读者。他需要在自己的接受和欣赏的能力范围内对原著有充分的了解和体会。再将原著翻译成目标语译本。葛浩文对于《酒国》中的明喻、暗喻、典故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实践充分体现了他灵活多变的翻译技巧。这些翻译技巧不仅能够体现出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特殊性,也在跨文化翻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试图将以葛浩文对于《酒国》的英译本为具体文本,将其置于接受美学视角下加以审视,深入探究葛浩文如何在充分把握莫言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进行跨文化翻译实践活动,并促进优秀文学作品超越文化隔膜,为更为广泛的读者所接收和欣赏。本文所涉内容只是个人的粗浅见解,希望能够为丰富学界对于莫言作品的翻译研究尽些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以苦参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的苦参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发芽率、硬实率和生活力的差异性,为苦参种子的采种和留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种子成熟期,不同成熟
介绍了从2003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金属洛氏硬度试验国家标准GB/T 230.2-2002;对比了新、旧国标的技术内容,同时与相应的欧洲标准BS EN10109-2及美国标准ASTM E 18进行了对比
英文原声电影赏析可激发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外语听说能力,有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鉴于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将其引入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传统的约当产量法将期初在产品成本视为本期的成本投入,与本期投入成本一并在期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实质采用"加权平均"的计算模式,导致对期初在产品成本分配的
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旅游地居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随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替代传统旅游的新旅
时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潮流趋势,逐渐脱离甚至与主流艺术完全背离,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流行的那些主流艺术早已成为过去式,传统观念上的艺术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新媒体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成本急剧上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投资活动,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并成为促进企业创新及发展的重要手段,因
南极磷虾作为一种新型渔业资源,因其在南大洋中生物量上的优势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南极磷虾脂质占南极磷虾干重的12~50%,其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达20~33%,是磷脂酰胆碱的良好来
当今的中国,客观存在两个社会舆论场,一个是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舆论场,一个是以互联网和近几年来兴起的Web2.0应用为平台的民间舆论场。在新的Web2.0环境下,基于
公务员既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领导者,同时也是组织者和推动者,因此公务员能力素质高低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公务员培训是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