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的《秀拉》是一部探索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生存困境原因的小说。
在美国的移民中,非裔美国人是不情愿地踏上美国的。他们是被白人主流社会用来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他们在白人社会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遭受剥削和压迫。除了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非裔美国人在意识形态上也受到折磨。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保持他们的非洲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与白人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在这种形势下他们被迫形成一种双重意识--出于传统要保持非洲意识,为了生存要融合美国意识。
这种双重意识导致了非裔美国人的厄运:他们在与白人主流社会保持距离的同时又不得不融入其中。非裔美国人对白人主流社会这种微妙而又复杂的反应是问题重重的,因此产生许多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不仅表现在白人和非裔美国人之间,而且也表现在非裔美国人内部。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主要强调的就是这两方面的问题。
本文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集中探讨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中的分离与融合,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一社会的意识形态。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是介绍。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简要地介绍了托妮·莫里森及她的小说,以及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了主要论点并指明其意义。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在这里作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第三章聚焦于阶级和种族问题,探讨了非裔美国人所受到的剥削及压迫。第四章探讨的是男人与女人,女人与女人,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上面提到的所有关系都是问题重重的,都是围绕着分离与融合展开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第五章是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和分析,本文得出结论,那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每种关系中的双方必须而且不得不保持适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