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c6493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它将所有人的一切,人身、财产、年龄、种族、健康、经历、教育程度等,不管是公开的还是隐匿的,美好的还是丑陋的,都信息化或者正在进行信息化。个人的信息化一方面大大便利了社会管理,另一方面也使得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赤裸化、透明化,这就给个人信息受侵犯埋下了隐患。与此同时,在信息社会中信息不再限于个人身份的一种凭证,而是逐渐显现出一种财产属性,体现一种财产利益。因此原先并不十分突出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传播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变得日益突出。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该修正案第7条,在刑法第253条后增加了一条,明确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但从司法实践来看这两个罪名适用得并不多,这无疑与我国当前愈演愈烈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现状不符。因此,有必要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护特别是《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适用的一些问题作一番探讨。本文共分为四章来讨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问题。第一章是公民个人信息概述。笔者首先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进行界定,将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定义为: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识别个人的任何信息,并简要介绍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基本特征。其次,分析了运用刑法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必要性。最后对公民个人信息与隐私、信息载体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现状及立法考察。笔者首先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主体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三个角度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现状。其次,总结了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立法概况。第三章是《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适用疑难问题研究。首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可能涉及的罪数问题作了说明。其次,就两罪的主体资格、主观罪过、客观行为等作开了专门分析,负有特定保密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都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也有科处刑罚的必要。第四章是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细节完善。笔者结合我国公民个人信息遭受侵犯的现状以及当前我国民事、行政、刑事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立法,从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行为方式以及刑罚等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有裨于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护。
其他文献
根据裂纹的宏观形貌、原材料质量、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线切割和热处理工艺,分析了某Cr12钢8字形模冲线切割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模冲线切割开裂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不合格和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整车开发周期、成本和质量的冲突变得愈加明显。剖析了汽车开发中的内容、时间、成本和质量相互作用形成的三角形关系,并提出了在重要环节需要完
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物性相差很远,弱界面性使聚丙烯难以浸润玻璃纤维,而玻璃纤维也难以在聚丙烯基体中均匀分散,使得玻璃纤维增强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需
本文针对广播节目的特点,结合少儿身心发展规律,从主持人角度探讨了在现阶段少儿广播节目的主持技巧和风格.
本论文拟对现代南方女性作家作品进行重新评价和再解读,重点围绕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三位作家的作品展开论述,深入挖掘她们于构建女性自我身份
各大汽车集团为了更好的节约成本,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快速抢占市场,更加重视平台技术开发。文章主要从平台的基本概念及其优势上进行简要概述,结合平台化开发流程,分析了
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带着久违的清新吹进了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更是涤荡着我年轻的心怀。在与课改同行的日子里,我实践着,求索着……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必要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
在中国,电视与体育的结合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实况转播了八一男女篮球队和北京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体育实况转播。从此,体育与电视便结
认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随着新信息环境的发展及图书馆服务理念与用户信息行为的变革而演化,总结目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的三种模式:信息资源揭示发现模式、直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