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可以轻而易举的对图像进行修改。图像如果被恶意的篡改并大量使用在新闻媒体等领域,将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关于数字图像真伪的取证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JPEG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图像格式,成为篡改取材的重要对象。因此,本文主要针对JPEG图像篡改的盲取证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总结了数字图像被动取证技术的理论背景,体系结构以及技术分类,重点介绍了面向JPEG图像的被动取证技术的现状和不足。分析了数字图像的生成原理,重点研究JPEG的编解码原理,提出了JPEG图像的篡改模型。通过对JPEG图像块效应频域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块效应频域特性的算法检测图像真伪。该算法首先得到较准确的块效应频域特性度量值,从而依据该值检测并定位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块效应不一致的算法,该算法能够更好地检测多种不同图像格式的合成。通过分析JPEG图像经过不同量化矩阵再压缩后产生的量化损失,提出了基于量化特性的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合成图像使用背景区域的量化矩阵进行再压缩,再计算图像各个区域的量化损失程度,最后根据每个区域损失程度的差异来检测和定位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多种存储方式的合成图像。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并展望JPEG图像篡改的盲取证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