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古镇旅游不断升温,伴随着古镇旅游的热潮,我国古镇普遍面临着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矛盾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古镇旅游开发与原生文化的保护是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古镇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入手,运用文化生态理论和共生理论研究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变迁。通过对古镇文化生态的分析,找到影响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因子,发现文化发展、变迁的规律,最终为古镇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找到理论基础,并为旅游共生发展模式找到得以更好实现的机制。在实证研究方面通过丽江古城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大研、束河、白沙三个古镇之间的横向对比,发现古镇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对古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影响程度上的差异。并为三个古镇的一体化互惠共生找到发展的基础,以期构建三个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就论文选题的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与思路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文化生态理论、共生理论以及丽江三大古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把握目前研究的进展和侧重点。第三部分进一步就文化生态理论和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原理进行了阐释,以及在古镇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中的运用。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分析了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三个古镇文化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形成机理,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发现古镇文化生态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文社会环境是影响文化生态变化的核心因素。而旅游加速了古镇的文化变迁,同时也有利于古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就三个古镇文化生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对古镇文化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第五部分在三个古镇文化生态分析的基础上,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三个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共生发展模式和及其实现的引导机制、监督机制以及共生运行机制。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