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反射面天线被广泛应用于深空通信、雷达成像等领域,相对于其它天线,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满足高增益和宽带特性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反射面天线的性能不可避免被所在的电磁环境影响,这时通常采用反射面赋形技术增强抗干扰能力。然而,目前反射面赋形技术往往采用理想或仿真馈源,这些馈源所模拟出的结果与真实的馈源天线之间存在误差,可能造成赋形结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真实馈源的反射面天线赋形优化技术,并利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射面天线被广泛应用于深空通信、雷达成像等领域,相对于其它天线,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满足高增益和宽带特性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反射面天线的性能不可避免被所在的电磁环境影响,这时通常采用反射面赋形技术增强抗干扰能力。然而,目前反射面赋形技术往往采用理想或仿真馈源,这些馈源所模拟出的结果与真实的馈源天线之间存在误差,可能造成赋形结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真实馈源的反射面天线赋形优化技术,并利用该技术设计了低旁瓣赋形反射面天线和三波束赋形反射面天线。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真实馈源技术研究,并提出使用幅值方向图和相位中心构建真实馈源的技术。针对不同波束特征的馈源,提出两种方法构建幅值方向图,并设计三款馈源天线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主平面方向图推算幅值方向图的方法能较好地适用于具有旋转对称性的波束,而测试的方法能精确描述加工误差对幅值方向图的影响。其次,将主平面相位数据代入射线跟踪法求解相位中心。与电磁仿真软件CST中得到的相位中心进行对比,该方法准确性高、求解速度快。最后对介质棒天线构建真实馈源,用于反射面天线的优化研究。2)基于真实馈源的反射面天线优化技术研究。本文将真实馈源技术与多种算法进行结合,提出反射面天线的新型优化技术。首先采用几何光学法(Geometric Optics,GO)计算由真实馈源到由非均匀有理B样条技术构建的(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NURBS)反射面的入射场;然后使用物理光学法(Physical Optics,PO)计算反射面表面电流的散射场,并结合高斯勒让德求积法(Gauss-Legendre Quadrature,GLQ)加快散射场的计算;最后采用Nelder-Mead优化算法调整反射面以获得期望方向图。同时根据上述技术加工了口径为300mm的偏置反射面,实测结果表明真实馈源模型较仿真馈源更精确。3)基于真实馈源赋形的有效性研究。依据上述技术,分别提出低旁瓣优化目标函数以及三波束优化目标函数。对于低旁瓣赋形反射面天线,旁瓣至少降低了4.99dB;对于三波束赋形反射面天线,三个波束的增益均为24 dBi左右,且各波束间的旁瓣均处于-20 dB以下。实验证明,由真实馈源得到的赋形结果更准确。
其他文献
纯电动汽车具有无排放、效率高、不必依赖常规能源的特点,被广泛视为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纯电动汽车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续航里程短,推广与应用比较困难。如何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再生制动技术是利用电机的电磁特性提供制动力并回收存储部分制动能量,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以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技术。因此,研究再生制动技术对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搭载线控制
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诊断多综合使用脑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图像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但同时获取两种模态的图像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若能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从MR图像合成所需的PET图像,将会给患者及临床诊断带来很大便利。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生成对抗网络已广泛应用在医学图像合成任务
SOC测试结构研究是当今可测性设计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课题。SOC内部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内核、储存单元、通信接口、内部总线以及特定功能电路等多种复杂单元。为提高芯片的可测性,通常需要在SOC内部增加测试结构。IEEE 1687标准提出,在SOC内部对应不同芯片内部测试单元,芯片厂商设置不同测试功能的测试仪器,完成芯片内部测试。测试控制器通过SOC的JTAG接口,利用TAP控制器,驱动指令寄存器输出指令,
超材料具有人工制造的周期性亚波长结构,可以通过人工设计其结构来满足各种所需的光学响应,故超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伴随着最近几十年太赫兹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太赫兹波的独特优势,科研人员开始关注于超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研究。太赫兹超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的元器件,在太赫兹成像、探测和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设计出一个预期的太赫兹超材料结构就尤为重要。一般常用的传统设计超材料的过程中涉及到求解麦克斯
智能手术辅助定位系统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外科手术的实时性和精准度都有所提高。其中光学定位系统是智能手术导航的关键部分,它利用空间的位置传感器信息确定手术的标记点的空间位置,并且跟踪手术器械和手术病灶点,得到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智能手术辅助定位系统中的光学定位的研究也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在手术辅助定位的背景下,建立了双目立体视觉系统,采用棋盘格的张正友标定法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相机标定后
针对聚乙二醇(PEG)固-液相变材料易泄露和低导热性能的问题,本文通过将PEG接枝聚合在大分子“硬段”骨架上以及添加导热增强剂,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形状稳定和导热性好的复合相变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PEG作为相变分子链,羟丙基纤维素(HPC)为大分子“硬段”骨架,MWCNTs为导热增强剂,制备了一系列导热性能良好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PCMMHP)。结果表明,PCMMHP具有良好的定型效果,在
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过载问题,其极大影响了线上用户体验,推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类策略。如何捕捉用户的兴趣迁移,提取用户的主要兴趣从而实现精准推荐是推荐系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然而,目前主流推荐算法以用户画像等信息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推荐,对用户兴趣的变化过程考虑不充分,所以无法应用在用户画像等隐私数据难以获取的一些应用场景中(如,会话型推荐系统)。本文聚焦会话型推荐系统,对匿名用户的行为建模
由于电子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服务也在逐渐实现远程化、平台化。生物医学信号作为医生远程观察病人的唯一渠道,对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高要求。ADC作为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系统中的核心,使用高精度的ADC可以降低对模拟前端的性能需求,获得更高的能量效率。噪声整形SAR ADC结合△-ΣADC和SAR ADC的优势,具有较高精度、简单实现、较低功耗等优点,适合于便携式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应用。由于无
随着硅集成技术和光器件工艺制造上的突破,光互连技术取代金属互连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多核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断提升,以及网络中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的传输带宽、数据传输速率、时延和能耗更符合发展需求,迫使光片上网络(Optical Network-on-Chip,ONo C)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片上互连通信系统。光片上网络的核心器件微环谐振器(Micro Ring Resonator,MRs
氢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年来成为各国的能源战略重点。工业制氢(如: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中制备的成品氢均含有许多副产品,如H2S、N2、CO和CO2等,因此,“氢分离技术”成为获取纯氢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目前,尽管Pd基膜已商用于氢分离,但Pd资源稀缺且价格昂贵,亟待开发低成本高氢渗透性能的新型金属膜材料。基于上述背景,具有更高氢渗透性且价格低廉的5B族金属(Nb,V和Ta)受到了重点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