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电感阻抗源逆变器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cho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逆变器无法同时实现升降压功能,不能够应用在输入侧端口电压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而通过引入DC-DC变换器来实现升降压的逆变系统均为两级系统,其开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控制参数的耦合大大地增加了控制难度,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基于Z源逆变器的单级升降压技术被提出,但是Z源逆变器本身也存在着电压增益低、输入输出不共地、输入电流断续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阻抗源逆变器拓扑结构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对输入电流脉动抑制方法、电感电流断续补偿方法、升压控制策略和输出电压闭环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本文在研究boost变换器、Z源变换器和准Z源变换器升压机理的基础上,将上述变换器与耦合电感升压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广义的耦合电感阻抗网络拓扑结构。通过总结四种耦合电感单元(Y型、T型、Γ型和反Γ型)的互换规律,衍生出基于上述耦合电感单元的阻抗源逆变器拓扑结构,改善了升压能力,实现了连续的输入电流,降低了器件的电压应力。
  针对耦合电感单元在充放电时会产生较大电流脉动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耦合电感阻抗源逆变器输入电流脉动机理的分析,得出通过拓扑结构本身对输入电流脉动进行抑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带有低输入电流脉动的耦合电感阻抗源逆变器拓扑结构。通过分析直通分段方式对输入电流脉动的影响,提出引入多段直通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来进一步降低耦合电感阻抗源逆变器的输入电流脉动。
  为了解决阻抗源逆变器电感电流断续状态下的母线电压跌落问题,本文通过分析DC-DC变换器能够灵活地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状态和断续状态的运行特点,提出一种准直流直流输出单元。基于准直流直流输出单元提出了电感电流断续的广义性补偿方法,保证了电感电流断续状态下阻抗源逆变器母线电压的稳定输出,使阻抗源逆变器也可以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状态。同时,所提补偿方法提高了阻抗源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减小了器件的电压应力,改善了输出电压质量。
  针对基于准直流直流输出单元的耦合电感阻抗源逆变器的结构特点,给出了相应简单SVPWM升压策略和最大SVPWM升压策略的理论分析过程和具体实现方法。针对传统阻抗源逆变器输出电压闭环控制策略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增益线性化双反馈输出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输入输出双反馈控制来降低由于器件压降引起的控制误差,实现了输入电压大范围波动情况下仍然能够输出稳定的电压,并且通过调整调制度来实现增益与直通周期比的线性关系,改善了控制系统性能。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和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简称镍氢电池)是两种重要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但是能量密度偏低,生产成本较高。镍氢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大电流充放电、耐过充电和过放电、安全环保等优点。但是,镍氢电池能量密度多年来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另外,目前商用超级电容器和镍氢电池柔性较差,很难应用于柔性领域。因此,研发低成本、高性能、柔性
学位
硫化锂具有比容量高、锂含量高和可与非金属负极匹配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硫化锂存在导电性低和中间产物易溶解等问题,降低了正极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限制了硫化锂正极的实际应用。本论文通过对硫化锂正极的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和储锂机制研究,获得了高性能硫化锂-石墨烯自支撑正极,为硫化锂正极选材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依据固液扩散理论并结合石墨烯对多硫化锂吸附能变化规律,设计了
学位
碳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储氢量,在能源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碳材料与氢的结合能力较差,以致现有碳基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而开发高储氢性能的碳基复合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碳基复合材料的理论设计、制备和改性一体化研究,获得了具有较高电化学储氢性能的Co9S8/碳基复合材料,为碳基储氢材料选材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根据金属对氢吸附能变化规律和氢溢流理论设计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有效利用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热及提高传统发电厂的发电效率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新型微间隙热离子能量转换器(TEC)可以直接利用低质废热实现热电转换,而且可以与常规火电站耦合,提高发电厂的整体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际服役过程中,热离子能量转换器的发射极处于燃烧气氛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氧化,进而分层、剥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能。如果采用Si C高温抗
学位
现如今移动电子产品的功能日趋复杂,功耗也极剧地增大,迫切需求能够持续稳定输出较大功率的可移动电源。在这种应用背景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Micro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μDMFC)由于不需充电、输出功率与能量转化效率高、不受环境影响以及燃料易于获取与储存等优势,被认为是时下最具有竞争力与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μDMFC不能以单体的形式直接使用,在实际应用时必须组成
锡钴合金镀层在装饰性代铬层、枪色镀层、连接器以及滑动轴承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合金镀层。虽然在强酸性氟化物体系、弱酸性葡萄糖酸盐体系和碱性焦磷酸盐体系镀液中已经实现了锡钴合金电沉积,但目前尚无同时满足性能与未来绿色环保发展需求的镀液。本文从绿色环保和满足镀层性能的角度出发,对强酸性和弱酸性锡钴合金镀液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金属离子的沉积行为与沉积机理。  使用Gau
学位
铁电材料由于其出色的电学、机电等性质在超声传感器、应力传感器以及铁电存储设备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铁电材料的特定性能,各种缺陷被引入了铁电材料中。其中,通过引入和原晶格离子价态不同的缺陷离子可以使得铁电材料性能发生很大改变,使得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引入比原晶格离子价态低的杂质的掺杂称为受主掺杂,又叫硬(性)掺杂。硬掺杂铁电材料相比未掺杂铁电材料一般有着更大的矫顽场,机械品质因数,
学位
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解决了传导式充电技术存在的接口磨损与老化、易受环境影响以及漏电与触电隐患等问题,具备安全可靠、供电灵活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特点。受限于电动车动力电池组的容量与成本,采用大功率无线充电方式缩短充电时间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并且提高了用户体验度。然而,由于功率器件容量和成本的限制,传统的单传能通道无线充电系统难以满足大功率能量传输需求。虽然采用多组磁耦合机构串联或并联构成多传能通道降低了器件
基于可控开关的有源前端功率变换器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置,它作为智能接口,连接公用电网、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电能存储系统、电机驱动装置,以及微电网。不仅如此,有源前端功率变换器还可作为有源电能滤波器,抵消原来存在于公用电网中的谐波电流从而向用户提供更为优质清洁的电能。有源前端功率变换器具备电能双向流动、保证高质量电网电流、功率因数可调和直流链路电压方便调节等显著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且可以实现生物质大规模利用的现代化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其中生物质层燃燃烧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取材和投资小等优点,因此受到包括国内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国等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农业生物质废弃物存在能量密度低、碱金属和氯元素含量较大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生物质层燃燃烧效率并减少污染物的释放,同时掌握生物质层燃过程中碱金属和氯的释放规律,是发展生物质层燃燃烧发电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