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省隆尧秧歌艺术风格的探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ui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隆尧秧歌是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于农民的田间劳动,植根于民间,语言通俗生动,形式简单活泼,为冀南诸县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其孕育、成型和发展的过程中,隆尧秧歌积累了传统剧目200余个,内容多表现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长于表现劳动人民朴素的爱憎情感和愿望。其唱腔调门可高可低,变化自如,伴奏简单,表演真实质朴,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自隆尧秧歌形成以来,曾出现过不少名伶和大批的优秀演员。由于隆尧秧歌从其产生到现在基本保持原有风格,所以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借鉴和学习。本文从音乐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就隆尧秧歌的产生与发展、语言与艺术风格(表演、唱腔、剧目、题材等)、艺术价值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从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这一艺术形式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个性魅力。通过本文对隆尧秧歌的艺术风格、特点的研究,希望能够使人们对其有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中国的戏曲发展与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肖邦早期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为例,讨论其创作风格形成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着重指出这两首乐曲在形态发展手法上的艺术特点与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试图分
期刊
界画以中国古典建筑为主要表现对象,使用“界笔直尺”获得高质量的线条,技法严谨,描绘对象准确、细致。界画以其对建筑工程信息的表达和对建筑效果的感性展示方面的功用,在其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