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重型β-地中海贫血(TM)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了解患儿临床治疗现状,分析未能规范治疗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从而改善地贫患儿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8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血液科治疗的30例重型β地贫患儿及2002年1月-2013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治疗的36例重型β地贫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病年龄、诊断方法及治疗过程。结果:1.66例均按照《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诊断。66例中,12例诊断依据初诊时Hb、HbF及家族史确诊,54例基因诊断确诊。2.66例中,男性患儿39(59.1%)例,女性患儿27(40.9%)例,男女比例1.44:1。3.66例中,发病年龄最小者不足1个月,≤1月17例,占25.8%,最大者1岁整,≤6个月55/66例(占83.3%)。4.66例中,诊断年龄最小者2个月,最大者3岁,≤1岁53/66例(占80.3%),>1岁13/66例(19.7%)。5.66例中,36例来自重庆,29例来自成都,1例来自贵州。农村患者38例,城市患者28例,农村与城市患儿发病比为1.36:1。6.66例中,身高达到中位数的13例(19.7%),体重达到中位数的23例(34.8%),身高及体重均达到中位数的11例(16.7%)。7.66例中,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1例,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例,合并脾功能亢进4例,合并贫血性心脏病22例,合并肝功能损害25例。8.12例依据Hb、HbF及家族史确诊的患儿中,初诊时均有重度贫血,HbF均大于70%。12例中,4例HbF在70%-80%之间,4例HbF在80%-90%之间,4例HbF>90%。9.54例依据基因诊断确诊的患儿中,纯合子16例,占29.6%,双重杂合子38例,占70.3%。10.66例中,骨髓移植(BMT)4例,移植成功3例,目前不需要输血治疗;1例移植失败,目前输血治疗。11.66例中,3例因脾功能亢进已行全脾切除。脾切除1年内,Hb维持在50-110g/L之间,输血2-3次;脾切除1年后输血间隔逐渐延长。3例患儿脾切除时年龄均在5岁以上,切脾后至今均未发生凶险感染。12.66例中,规范输血及去铁4例,规范输血而未规范去铁10例,未规范输血而规范去铁3例,未规范输血及去铁46例,3例不需要输血。13.66例中,20例应用去铁胺去铁治疗,12例应用去铁酮去铁治疗,11例应用去铁胺联合去铁酮去铁治疗,3例应用地拉罗司去铁治疗。14.66例中,规范输血及去铁患儿的铁蛋白在1000-1500μg/L之间;规范输血而未规范去铁患儿的铁蛋白在2000-5000μg/L之间;未规范输血而规范去铁患儿的铁蛋白在1000-1500μg/L之间;未规范输血及去铁铁蛋白可超过8000μg/L。结论:1.本研究显示重型β-地贫患儿发病年龄早,66例全部1岁以内发病。发病最早是≤1个月(17例)占25.8%,≤6个月发病占83.3%。2.农村与城市患儿发病比为1.36:1,农村患儿比城市患儿发病高。3.重型β-地贫伴发生长发育障碍发生率高,占83.3%(55/66)。4.重型β-地贫患儿可以合并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脾功能亢进患者切脾治疗有效,切脾后延长了输血间隔时间,减少了输血量。6.本研究显示规范输血及去铁治疗患儿可长期生存。本研究还显示去铁时机选择依血清铁蛋白水平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