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文献学习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调查分析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因素及联合中医药治疗获益人群的用药特征,探讨有效治疗措施;并记录临床症状,依据中医证素学,针对患者的主要病位、病性证素以进行探究,尝试为预防肿瘤相关肠梗阻的发生发展,和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肿瘤相关肠梗阻的科学化、客观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按照纳、排标准和诊断标准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天津中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文献学习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调查分析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因素及联合中医药治疗获益人群的用药特征,探讨有效治疗措施;并记录临床症状,依据中医证素学,针对患者的主要病位、病性证素以进行探究,尝试为预防肿瘤相关肠梗阻的发生发展,和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肿瘤相关肠梗阻的科学化、客观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按照纳、排标准和诊断标准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生肠梗阻患者,对资料完整的170例患者的临床证据进行整理,对152例死亡病例进行生存资料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法,得出预后影响因素。进而筛选联合中医治疗获益的病例,汇总并描述其治疗方式及饮片应用特点。第二部分:利用朱文锋提出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制定临床调查表,对中医信息完整病例的数据进行收录,并用卡方或Fisher检验分析主要证素与部分临床指标及预后因素之间相关性。研究结果:1本研究2476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223名患者有梗阻病史,发病率约为9.01%。从高到低依次为:结肠癌19.33%、小肠癌16.07%、胰腺癌9.56%、直肠癌8.36%、胃癌8.34%、胆癌8.13%、肝癌3.26%、食管癌2.42%。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更易发生肠梗阻。2符合入组标准的170例消化系统肿瘤发生肠梗阻患者中有152例死亡,18例患者存活、失访、拒访,其平均生存期为5.643±0.49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7个月。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腹膜转移、腹腔积液、恶病质、梗阻程度、白蛋白水平、血钾、血钠、血糖、阿片类药物使用、梗阻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转移、腹水、血糖值偏高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KPS评分≥70为预后独立保护因素。3联合中医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有显著改善(P<0.01△),总体缓解率为72.07%;治疗前后KPS评分明显提高(P<0.01△),总有效率59.46%。4联合中医治疗获益人群中医治疗方式主要为中药灌肠,其中配合口服或胃管注射汤药治疗的患者比例近1/3。中药饮片药物统计及频数分析,出现频率较高的25味药主要为理气药、补气药、滋阴药、化湿、渗湿、活血化瘀、温里药。药物五味主要是辛、甘、苦,主要归经为脾、胃、肺、肝、肾、心、大肠等。5证素分析:调查发现符合要求的病位证素10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由高到低依次为脾(80.59%)、胃(64.12%)、大肠(38.24%)、肾(31.18%)、小肠(26.16%)、肺(25.29%)、肝(19.77%)、心(20.93%)、胆(7.56%)、膀胱(3.49%),主要集中于脾、胃、大肠、肾。符合要求的病性证素13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82.35%)、气滞(77.65%)、湿(66.28%)、阳虚(47.09%)、阴虚(45.93%)、血瘀(32.94%)、饮停(25.58%)、痰(22.67%)、血虚(19.19%)、热(15.29%)、闭(12.35%)、寒(9.41%)、食积(8.72%)、毒(5.23%),主要集中在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湿阻、血瘀等证素。证素组合中3种证素以下占8.24%,4种证素占48.82%,5种证素占32.94%,6种以上证素占10.00%,主要以四证素组合、虚实夹杂为主。四证素组合83人,证素组合类型有37种,主要类型有气虚+阴虚+气滞+湿、气虚+阳虚+气滞+湿、气虚+血虚+气滞+湿、气虚+阳虚+血瘀+饮停、气虚+阴虚+气滞+血瘀、气虚+阴虚+湿+热。6证素间影响因素:手术后易出现脾证素,化疗后易出现阴虚、阳虚证素,靶向治疗后易出现阳虚证素。肝转移后易出现血瘀证素,肺转移后易出现气虚、血瘀证素。白蛋白水平低下易出现阳虚、胃证素,低钾患者易出现气虚、阳虚证素。合并腹腔积液者易出现阳虚、气虚、血瘀证素,血糖偏高者易出现与阴虚、气虚证素。研究结论:1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肠梗阻的发病率约为9.01%,其中结肠癌发病率最高19.33%。患者年龄多集中于60岁以上,以IV期多见。2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差,腹腔积液、腹膜转移、血糖偏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KPS≥70是其独立预后保护因素。3联合中医药治疗在患者症状改善及预后方面确有优势,择时联合口服或胃管注射药物患者受益更明显。4结合病位病性证素初步探知中焦虚滞为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病机关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四诊信息、一般资料、焦虑分级及临床客观化指标,探讨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为从中医理论出发来辨证治疗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并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共226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填
研究背景: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过程中较严重、预后较差的并发症。PDAP可以降低腹透患者超滤量并且降低其残肾功能。若其重复发作,则对腹膜的结构和功能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重复发生腹膜炎的这类患者的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目前,国内外对于重复发作的PDA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调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肺脾气虚证中医症候、IBS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临床运用黄芪调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肺脾气虚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医的符合便秘型大肠易激综合征(IBS-C)肺脾气虚证的患者100例,用SPSS22.0
背景: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出现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胃肠损伤是该疾病常见脏器损伤之一,不仅严重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在其诊疗中的优势凸显,但证型分布、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探索。目的:1.探索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了解其发病特点及中医辨证规律。2.通过观察针刺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TP
本文由两部分构成,即宋平主任论治心脏神经症的学术思想探析和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用药规律研究,前者通过对心脏神经症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诊疗经验、验案举隅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后者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整理。后者要点如下:目的:立足于宋平主任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经验,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患者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及思路。方法:根据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整
目的1评价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2观察针刺联合康复改善踝关节活动角度、下肢运动功能、肌肉痉挛程度及肌力恢复情况。3探讨针刺联合康复对卒中后足内翻积分肌电值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卒中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
目的:初步探讨化浊解毒方对肥胖胰岛素抵抗(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该治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干预肥胖胰岛素抵抗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肥胖胰岛素抵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30例患者为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包括合理的膳食、规律体
目的:本课题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方文岩主任治疗肺癌患者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方文岩主任治疗肺癌的学术思想,分析总结方文岩主任在治疗原发性肺癌时的用药规律,以期为肺癌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及思路。方法:根据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整理出方文岩主任自2018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国医堂专家门诊收治的396例肺癌患者。将收集到的患者的信息资料
目的 通过收集高血压病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血尿酸水平、及靶器官相关指标,观察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后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探索高血压病不同证型合并高尿酸血症后在靶器官指标种类及程度上的差异。加深对该合并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该合并病中医诊疗及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合并组)2
研究一理论探讨“血-脉-心-神”一体观从血、脉、心、神四个维度对稳定型心绞痛进行了探讨,涉及疾病发生、演变和预后多个阶段。结合老年患者自身脏腑特点和血脉心神四个方面的变化,认为脾肾亏虚是该病的核心病机,心体受损是病变关键,治疗上应以益肾健脾法贯穿始终。研究二临床研究目的探究“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补天方治疗脾肾亏虚型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起效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方法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