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Google研发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斥资收购Motorola,向着手机、电脑等移动互联网领域扩张;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商Apple推出iCloud云端服务以及苹果广告平台iAd,开始涉足移动互联网领域,二者业务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引发了笔者对网络信息产品平台竞争策略的关注。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双边市场理论为网络信息产品平台竞争策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正是基于双边市场理论,通过构建平台竞争策略模型,并结合Apple(封闭式平台策略)和Google(开放式平台策略)的案例,对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不同的平台竞争策略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网络信息产品平台竞争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即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从而引出平台初期和平台稳定期两个角度对平台竞争策略进行探讨,其中,平台初期竞争策略的焦点在于获得基本用户数量,形成最低网络规模;平台稳定期则主要解决平台盈利模式问题,维持平台稳定发展。然后,分别构建平台初期竞争模型和平台稳定期竞争模型进行理论阐述,并对封闭式平台和开放式平台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Apple和Google的案例,对二者分别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不同的平台策略,最终都能取得成功进行合理解释。研究发现,平台初期无论封闭式平台厂商还是开放式平台厂商,都采取对卖方一侧进行补贴或投资的策略,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补贴程度不同。平台进入稳定期,封闭式与开放式平台策略的差异表现在:用户端市场,开放式平台厂商实行产品免费定价策略,而封闭式平台厂商采取基于产品定价的策略,且对用户的定价会随着终端用户对于开放式平台和封闭式平台的偏好而变化;软件开发商市场,与开放式平台互补的软件开发商对终端用户收取的价格与交叉网络外部性和平台厂商收取的服务费用有关,且交叉网络外部性和服务费的乘积越大,则软件开发商收取的费用就越低。而封闭式平台中软件开发商对终端用户的定价会随着开放式平台厂商的介入而提高。另外,研究发现,开放式平台产品的销售数量与交叉网络外部性和服务费用有关,且交叉网络外部性越小,服务费越低,则开放式平台厂商的销售量越高,因此,开放式平台厂商可采取较低服务费用或者进行免费定价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而随着开放式平台厂商的介入,对于封闭式平台厂商而言,市场最大需求量会随着消费者偏好不同而低于垄断市场时平台厂商的最大需求量,从而封闭式平台产品的销售数量会低于先前垄断市场的销售量。进一步分析得出,当平台厂商具备垄断能力时,可以采取封闭式平台策略,对两边用户进行不对称定价,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提高单位产品的价格来实现盈利,随着开放式平台厂商的加入,封闭式平台厂商对用户端收费降低,但提高软件开发商端的价格;当平台厂商不具备垄断能力,作为潜在者进入市场时,可采取开放式平台策略。通过对两端用户进行免费定价或收取较低价格,来扩大平台用户数量,完善平台网络规模,并通过第三方付费的方式获取利润,因此它盈利的关键在于通过平台产品或服务进一步扩大平台两边的用户数量,通过提高单位产品的数量来增加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