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龟足(Capitulum mitella)的胚胎为材料,经热滴片法,对龟足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龟足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核型为8m+6sm+2st。龟足染色体实际长度CL为0.85μm-2.47μm,染色体总长度为46.92μm。整个核型染色体长度依次减小,邻对之间相差不明显,无异形性染色体出现。龟足成体白垩腺细胞和卵巢混杂在一起,其整体呈以葡萄状形式存在。成熟腺体细胞直径25μm~40μm。腺体主要由腺细胞和各级管道系统组成,管道系统包括收集管、二级管和一级管三个类型。胶体分泌后首先在细胞内的收集管聚集,而后通过二级管运输至胞外的一级管,最后通过一级管输至柄部基底开向基质的位置。推测其分泌物的分泌动力主要来自于龟足柄部肌肉收缩的牵引。结果表明胶体细胞内部含有丰富的DNA、RNA、蛋白质和少许混合性糖类,没有脂类。利用透射和扫描电镜对龟足的卵子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卵原细胞体积小,结构简单,细胞核较大;卵黄发生前期卵母细胞体积迅速增大,细胞内部细胞器增多,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卵黄发生早期,部分细胞器有演化为卵黄粒的趋势,少量形状小且电子密度较低的卵黄粒已经形成,核孔清晰可见,核膜有伪足状突起;进入卵黄发生中期,卵黄粒内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的存在,这是卵黄形成的旺盛时期;卵黄形成后期均匀致密的卵膜已经形成,卵周隙明显,出现卵质膜孔,卵黄膜形成伪足状突起,卵黄粒基本形成,有一个椭圆形的细胞核,核膜平滑,核质很少。成熟卵母细胞近球形,直径120μm左右,局部光滑,但表面起伏不平,上面有很多微孔,直径约1~3μm,卵质膜上伪足已经消失,质膜平滑,表面的吞饮活动明显减弱。认为卵黄的来源有内源性(卵母细胞内部细胞器自发形成卵黄粒)和外源性(通过吸收卵母细胞外部营养物质形成卵黄粒)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