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对不孕女性心脏和ART助孕结局的影响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h7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肥胖对行ART的不孕女性心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旨在加强对不孕女性助孕前心脏疾病的早期识别与诊断,以及对妊娠风险的准确评估,以期指导临床,为改善助孕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95例不孕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促排卵方案采用长效长方案,年龄21-38岁,以BMI将不孕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n=238)和肥胖组(n=25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不孕年限和因素、AMH、基础窦卵泡数、基础激素)、血压、尿酸及肝功、糖脂代谢指标、心电图结果和心率、心脏结构[左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缩末内径(LVESd)、主动脉根部内径(AO)、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LVM)、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功能[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E)和舒张晚期峰值(A)、E/A值]参数、促排卵结局(Gn量及使用天数、获卵数、MII卵数、2PN受精数、有效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及妊娠结局情况(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抱婴率、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PIH和GDM发生率)。再将所有非正常BMI患者分为超重组(n=111)、I度肥胖组(n=121)、II度肥胖组(n=25),比较三组患者基本资料、肝功及糖脂代谢水平、心电图结果、心脏参数及助孕结局指标,分析不同程度的肥胖对不孕女性心脏及ART助孕结局的影响。根据心脏超声是否有功能和结构异常分为心脏正常组和心脏异常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心电图、促排卵及助孕结局,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对ART治疗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肥胖组b FSH/b LH值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不孕年限、AMH、b AFC、b E2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2.与体重正常组比较,肥胖组收缩压、舒张压、GLU、UA、AST、ALT、TG、TC、LDL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肥胖程度加重,舒张压、ALT、TG、TC、LDL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并且II度肥胖的改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增加,LVEDd、LVESd、AO增宽,IVST、LVPWT增厚,LVM增加,SV、A峰升高,E峰下降,E/A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表示收缩功能的LVEF、FS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肥胖程度增加(特别当BMI≥30kg/m2时),IVST、LVPWT、LVW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VEDd、LVESd、AO、SV、E、A没有呈现出随肥胖程度加重而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4.肥胖组PCOS占比高,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抱婴率、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Gn量及使用时间、生化妊娠率、早产率、PIH及GDM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获卵数、MII卵数、受精数、2PN受精数、有效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BMI增加(特别当BMI≥25kg/㎡时),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抱婴率、生化妊娠率、早产率并没有随BMI的增加而发生改变(P>0.05)。5.心脏异常组的年龄比正常组增大,临床妊娠率低于心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抱婴率、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肥胖对不孕女性的血压、尿酸、肝功及糖脂代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肥胖程度越重,对舒张压、肝功及血脂代谢的影响越大。2.肥胖导致心脏电生理早期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女性不孕患者心脏的结构和舒张功能,导致左室扩大,室壁增厚,左室重量增加及心脏舒张功能下降,随肥胖程度加重心脏结构改变越明显,但收缩功能早期改变不显著。3.不孕女性肥胖增加了ART助孕过程中Gn量及天数,使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抱婴率、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生化妊娠率、早产率、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升高,并随着肥胖程度增加,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明显下降趋势。4.年龄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危险因素,心脏功能和结构异常可使不孕患者的临床妊娠率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国产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3D-ACT)臼杯与传统多孔涂层臼杯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评价国产3D-ACT臼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短期临床效果,为国产臼杯的改进与探索提供思路。方法总共收集患者69例,将其分成两组:国产3D-ACT组:采用国产3D-ACT臼杯行THA手术;Pinnacle组:采用传统Pinnacle臼杯行THA手术。其中,国产3D-ACT组38例,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提高手术切除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及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从2018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及术后6个月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各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某些分组下期望频数小于5
目的研究TIPS术后LV与肝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2020年2月接受TIPS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首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LV、肝功能评分和临床资料。其次,比较术后LV增大组和LV缩小组患者之间的临床资料。结果(1)患者术后LV呈缩小趋势,中短期内肝功能较术前恶化。但是TIPS术后有14例患者LV是增大的,在LV增大患者术后1月、
目的检测癫痫患者血清HMGB1、TLR4和IL-1β表达情况,探讨HMGB1、TLR4及IL-1β评估癫痫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行性,提高对癫痫发生机制的认识。方法采集31名癫痫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平均发作时间、药物应用情况等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TLR4和IL-1β的表达水平。对比分析亚组患者的血清HMG
目的:分析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分子病理情况和预后的关系,探究影响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2月1日-2018年6月20日收治的53例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WHO I-II级胶质瘤患者分子病理Ki-67、MGMT、IDH-1的表达情况及年龄、性别、术前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等资料。采用Log-rank法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减少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为临床针对性干预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胃癌术后腹腔感染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2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单因素使用X2检验和Fisher’s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1:2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减少选择偏倚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内浅部肿瘤定位中的辅助应用。方法:前瞻性收集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手术治疗的颅内浅部肿瘤患者15例,脑膜瘤10例、胶母细胞瘤2例、转移瘤3例,其中大脑凸面肿瘤7例,大脑镰旁肿瘤8例;术前一天患者备皮、并行薄层CT或MRI扫描(层厚≤1.2mm),将患者颅脑薄层CT或MRI以DICOM格式进行刻盘存档,作为颅内浅部肿瘤原始数据,将术前影像学资料导入电脑,应用Mi
目的探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IKBa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因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异位内膜组织56份、在位内膜组织35份、血清31份),30例因其他妇科良性疾病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份、血清25份),运用ELI
目的探讨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形成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女性患者,并分为三组:病例组为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产褥期CVST患者21例,产褥期对照组为甘肃省人民医院产科就诊的产褥期患者60例(18岁≤年龄≤50岁),健康对照组为甘肃省人
目的验证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磨玻璃结节(GGN)型肺腺癌病理亚型(浸润与非浸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普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影像学表现为GGN、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180例手术病例,共184例结节,按照7:3的比例将入组患者的结节随机分为训练组及验证组,训练组129例结节,验证组55例结节。选取磨玻璃结节CT图像中的1mm平扫序列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