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出血性脑卒中(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ICH)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尽管其在整个卒中亚型中所占比例不高,但是一旦发病,往往后果严重。据报道,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1个月之内的死亡率约为40%,而存活下来的患者往往会有严重的神经和精神方面的后遗症。从而无论给社会还是家庭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目的在本研究当中,我们旨在研究血清ZCCHC14蛋白表达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意义、以及其在诊断和预后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我们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名和性别年龄匹配的60名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血清ZCCHC14水平、TNF-α水平、IL-6水平和IL-10水平分别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利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结果在一般资料分析当中,我们发现高血压(p=0.005),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使用(p=0.014),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p<0.001),血清TNF-α蛋白水平(p<0.001),血清IL-6蛋白水平(p<0.001)和血清IL-10蛋白水平(p<0.001)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中仍然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2,OR=0.440,95%CI 0.290-0.718)。动态观察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发现,ZCCHC14呈现动态变化特征,其在入院时即呈现升高趋势,在入院后第7天达到峰值。通过统计学分析,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是一个潜在的入院时快速诊断生物标志物(AUC=0.953,p<0.0001,95%CI:0.901-1.004),诊断特异性为84.6%,敏感性为95.5%。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面,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与血清IL-6蛋白水平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p=0.024,r=-0.311),而与血清IL-10蛋白水平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p=0.041,r=0.298)。此外,在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性分析方面,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与高血压(p=0.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p=0.025),出血量(p<0.001),中线位移(p=0.003)和预后不良(p=0.006)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相关性。在预后方面,与血清ZCCHC14蛋白高表达组相比,血清ZCCHC14蛋白低表达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示预后不良(死亡或者严重残基)(Breslow p<0.001)结论(1)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可能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2)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与血清IL-6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血清IL-10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3)血清ZCCHC14蛋白水平与高血压、出血量、中线位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