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又称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之间为寻求资源优势整合而建立的一种伙伴关系。在合作期间,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分担风险和收益,以实现共同目标。由于PPP项目容易受到交易风险的影响,因此治理在决定PPP项目成败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研究PPP项目契约治理的文献中,大多基于社会资本方自利人假设,使用经济学研究框架,试图通过所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又称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之间为寻求资源优势整合而建立的一种伙伴关系。在合作期间,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分担风险和收益,以实现共同目标。由于PPP项目容易受到交易风险的影响,因此治理在决定PPP项目成败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研究PPP项目契约治理的文献中,大多基于社会资本方自利人假设,使用经济学研究框架,试图通过所有权配置、社会资本方报酬机制和风险分担来减少不完全契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在PPP项目实践中存在一些项目没有签订完备的契约却成功实现了项目目标,而某些项目尽可能地在契约签订时减少契约不完备性,却没能完成项目成果。由此可见,基于传统经济学研究框架的PPP项目契约治理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经典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强调治理模式需要依据交易成本的差异进行选择。但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不完全契约能够提升组织间合作效率。从组织间合作角度看,完备性较低的契约有利于增强合作各方之间的信任并建立更协同的关系。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PPP契约适当的不完全性可能有助于促进信任的产生从而提高PPP项目收益。本研究关注契约内容如何影响社会资本方对于PPP关系的理解,并采用信号博弈研究方法探索传统意义上为了提高社会资本方努力水平并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产生而设计的完整契约是否影响信任的产生以及信任治理的实现。本研究构建了 PPP项目混合治理信号博弈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信任治理的因素,讨论了政府方在不同情境下的最优策略选择。本研究通过模型构建与求解,得到了启发性的结论,PPP契约存在适当的不完全性可以向社会资本方传递信任的信号,PPP项目中的契约治理与信任治理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在进行PPP项目契约设计以及契约治理时,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从行业层面上,政府方释放出的信任信号也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提高PPP项目质量,促进PPP行业的良性发展。国内目前社会资本方对参与PPP模式的热情度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PPP项目中政府方即是裁判又是参赛选手。政府方出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以及防止社会资本方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考虑,政府方主导着PPP契约的设计,同时也主导着PPP项目的绩效评价。过于严格的PPP契约以及在项目中较低的话语权使得社会资本方对PPP项目望而却步。在目前中国PPP行业所处的阶段,政府方应该适当减少对契约的控制,释放出信任的信号,在传统契约治理的基础上增加信任治理,从而提高社会资本方的参与热情与努力水平。此外,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政府方可以依据自身对社会资本方的信任水平以及项目情境制定契约内容。比如PPP项目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回报机制的情境下,若使用者付费的比例较高,政府方承担的交易风险超过其传递信任信号所能获得的收益,那么政府方应该选择制定较为严格的契约条款,采用契约治理;若使用者付费的比例较低,那么政府方选择适当不完全的契约条款能够获取较大的收益,此时采用混合治理模式能够提高PPP项目收益,也能够通过提高社会资本方的信任而提高其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四点结论。第一,PPP项目中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契约治理完备程度传递信任的信号,PPP项目契约适度的不完备是信任产生的基础。第二,契约机制与信任机制二者之间并非互补性关系,而是替代性关系。第三,对于不同信任类型的政府方而言,进行治理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两点因素。第四,如果限制性条款可以约束的金额已经超过发送信任信号所增加的收益,两种类型的政府方均选择具有限制性条款的契约。本研究关于PPP项目混合治理的初步探索能够很好地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并且研究结论表明PPP项目契约的不完全性会影响信任产生,为PPP契约治理与PPP信任治理两个领域建立起联系,从而为PPP项目治理增添新的研究视角。此外,本研究证明PPP项目中契约治理与信任治理并非互补关系,而是替代关系。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论,政府方通过适当地减少契约治理完备程度,可以向社会资本方传递信任的信号。由于PPP项目前期往往涉及大量的专用性投资,社会资本方对政府方的信任可以减少其面临大量专用性投资时感知到的交易风险。信任促进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双方进行努力投入,不仅提高了 PPP项目收益,同时也能提升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促进PPP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大企业内部创业对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关于内部创业如何实现母公司与子公司双赢的良性局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现有理论无法解释内部创业主体脱离母体培养的这种“脱耦式”新型创业模式,也无法有效处理从创业机会到竞争优势的非标准化过程,更无法解释内部创业如何获得企业突破性创新乃至实现整体的持续创新等问题。理论上的研究缺口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在现有关于大企业内部创业模式和类型的文献基础上,
近年来,探索宗教、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由于所有国家的公司治理都会深刻地受到其自身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积淀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所以在理解中国过去取得的经济成功时,忽视中国丰富的非正式制度体系,仅仅关注正式制度的作用应该是不够的。同时,经营权和所有权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中,使得股东与管理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一直都是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重
随着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出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随之废止,我国的城市房屋征收补偿也由“房屋拆迁”过渡到“房屋征收”,自此开启了“房屋征收”的时代。该条例的出台,给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制度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法律规范,使房屋征收补偿活动程序化,对属于公共利益的情形进行列举,对征收补偿范围和征收补偿标准进行明确,对被征收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加以保障,取消了行政强制
在复杂地表区,面波、浅层多次反射折射波和由近地表地层结构、非均质性和粗糙起伏地表等因素的散射作用所产生的散射噪声是影响和降低地震资料信噪比的重要因素。表层噪声衰减方法研究一直是油气地震勘探领域内基础和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表层线性噪声,开展自适应F-K倾角滤波方法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分析表层线性噪声的成因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常规F-K倾角滤波方法的弊端,将Ransac算法引入到F-K倾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不同资金实力的消费群体对于汽车的关注和需求逐年增加,传统的汽车现金全额消费和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汽车消费者的普遍需求,于是汽车融资租赁这种集融资与融物为一体的新型汽车消费方式在我国悄然出现。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包含着汽车融资租赁“以租代购”特性和互联网新兴技术的互联网汽车融资租赁应运而生,互联网飞快的传播速度和庞大的数据流量成为互联网
砂卵石地层是我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层,由于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城市对地下水的保护使得城市地下施工降水条件越来越苛刻,因此,大量的地下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富水砂卵石土体进行加固。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层处理方法,是富水砂卵石地层开挖加固止水的主要技术手段。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富水砂卵石地层加固中常用的水泥单液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在动水条件下的堵水效果一般,且强度发展不稳定。为了解决富水砂卵石地层
胶北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主要由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组成。前人对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的变质变形作用开展了部分年代学研究,主要以锆石为定年测试矿物,获得的年代学数据主要集中于1.8~1.9Ga,变质变形作用的时代限定在古元古代。本文对采集自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2个云母片岩样品和5个石榴云母片岩样品开展了年代学研究,对样品中分选出的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副矿物进行U-Pb同位素年代测定,分别获得
印度季风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部分,是全球最强盛的热带季风系统,在地球环境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和水汽输送,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响应和驱动的重要作用,其降水变化对南亚地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是国际上海洋与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话题。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53“印度季风”航次在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共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节能减排压力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约束,企业生产走低污染、绿色治理转型、环境和谐战略的发展之路,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和绿色治理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的战略导向。2020年10月20日,李维安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把绿色治理作为一个重大课题再次特别提出。“十四五”规划要求我国实施绿色经济模式,企业不能无节制的消耗自然资源以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企业在追
目前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均为企业国际化带来了发展机遇,而我国作为国际化的后发国家,国际化的能力和经验不足仍然是阻碍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问题。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为我国企业带来了一批拥有海外背景的专业化人才,他们在海外的经历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丰富的海外市场知识和当地的工作传统,更重要的是曾经积累的社会网络还能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帮助建立与客户或供应商的良好关系,从而有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本文从如何提高企业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