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湖北省流动人口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健康教育状况,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评价活动实施效果。方法:根据湖北省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襄阳市和荆门市部分城区15周岁以上的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首先通过基线调查,了解调查对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以及其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对信息的需求;然后对其进行集中宣教,开展为期3个月的健康促进活动;健康促进活动结束后,时隔一个月再对调查对象进行终末调查,以评价活动实施的效果。所有调查问卷使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与分析。主要方法包括统计描述、2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本研究共收到有效问卷1113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5.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6.7%。从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知识相关情况来看,其总体知晓率为43.76%,干预后上升到61.12%;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1.87%,干预后核心信息知晓率上升为6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流动人口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影响流动人口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最重要的因素。健康教育前,48.8%的流动人口认为结核病很严重,45.6%的流动人口认为结核病对身体有很大影响,通过宣传教育后,认为很严重的比例有所下降(占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对体力的影响,干预前后回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等行为有明显改变;对于就医行为,干预前仅有33.9%的流动人口选择去结核病专业诊疗机构就诊,干预后比例提高到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得知研究对象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信息渠道主要是听别人讲的、电视、传单/折页/宣传画等。结论:湖北省流动人口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结核病的风险意识淡薄,欠缺有效的相关防治行为。通过健康干预后,流动人口对结核病的知晓率有所提高,态度和行为亦有一定程度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