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当前强调文化多元性的异质化趋势中,文创产品因其易获取消费者情感共鸣,有较高的精神附加值和社会认可度,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关注文创产品的设计。近年来,叙事设计方法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频频出现,但目前该方法主要表现为设计者以黑箱运作模式对文化创意进行推导,很少考虑到消费者实际的感性意象认知,导致基于该方法设计的文创产品难以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为此,本研究提出一套融合感性意象的文创产品叙事设计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强调文化多元性的异质化趋势中,文创产品因其易获取消费者情感共鸣,有较高的精神附加值和社会认可度,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关注文创产品的设计。近年来,叙事设计方法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频频出现,但目前该方法主要表现为设计者以黑箱运作模式对文化创意进行推导,很少考虑到消费者实际的感性意象认知,导致基于该方法设计的文创产品难以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为此,本研究提出一套融合感性意象的文创产品叙事设计方法,从消费者感性意象认知的角度出发,对文创产品叙事设计中所涉及的叙事设计要素融入感性意象进行重新考量。本研究主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探讨了感性意象及叙事设计理论,从叙事主题-子题-题素的逻辑出发,将叙事设计要素与传统感性工学研究涉及的产品设计要素进行结合,并阐述了叙事子题的遴选方法和产品叙事设计要素的解析方法。在叙事子题的研究中,结合感性意象相关理论,将叙事子题分离为意象叙事子题和文化叙事子题,接着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意象叙事子题进行遴选,采用优化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文化叙事子题进行遴选,以明确后续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的具体叙事方向;在产品叙事设计要素的研究中,结合叙事设计相关理论,将产品叙事设计要素划分为产品“形”的设计要素与“态”的设计要素,接着基于用户可理解的原则对产品“形”的设计要素进行解构,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遴选出用户所关注的产品“形”的设计要素,采用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综合评估法分析并遴选出用户所期待的产品“态”的设计要素。最后,对产品“形”与“态”的设计要素进行汇总,建立文创产品叙事设计解析要素空间,再应用聚类建模的方法将产品叙事设计解析要素与消费者的感性意象相结合,构建文创产品叙事模型,以拟合出具有普适性的可指导文创产品叙事设计的关键设计细节组合方案。整个研究环节以苗族文创小夜灯产品的设计为实践案例,设计出三套符合年轻消费者感性意象偏好的小夜灯产品,并对设计的产品进行评价。经评价结果表明,该设计实践的成果符合预期,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将文创产品设计的“黑箱”转为“白箱”思考模式,从而实现设计知识的共享、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贫困户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因为疾病陷入贫困也是目前贫困增量产生的主要原因。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有1256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2.4%,2016年该数字更上升至44%(1)。根据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数据,2016年因病致贫贫困户中三成以上家庭(占31.41%)有2至3人患大病、长期慢性病。重大疾病对于农户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首先表
在全民奔小康的21世纪,发展国家资本市场成为了我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上市公司身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不仅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良莠不齐,上市公司为掩盖亏损进行虚假报告等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的公司连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这已经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公司成长性反应了公司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不仅与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利
经济“脱实向虚”是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一问题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的重要要求。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其金融化趋势是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表现。近年来,实体经济收益率下降,金融市场波动带来巨大投机机会,大量非金融企业脱离主业将资源配置于金融资产,呈现出金融化趋势。企业金融化作为企业投资结构的选择不可避免会受到外部
企业金融化是指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投资渠道更多地借助金融手段,金融收益占企业利润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企业金融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金融化可以实现闲置资金的合理配置,盘活资金的流动性,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当实体企业出于套利的动机过分追求金融投资的高额收益,企业就会通过挤占生产经营资本进而抑制主营业务的发展,形成主营业务空心化的问题。已有大量的学者研究得出企业金融
髡残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的僧人画家,不仅画史上与石涛、弘仁、八大并称为“清四僧”,他的绘画风格和笔墨意趣给后世山水画的传承与革新带来深远影响。本文以髡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山水画中“秃笔渴墨”这一审美表达的成因、艺术特征以及对后世画家的影响与启示。首先,对“秃笔渴墨”风尚在明末清初画坛兴盛的历史背景进行简要梳理,并从他的生平经历、绘画及宗教思想、地域条件等因素分析他选择“秃笔渴墨”这一审美表达的渊
本文主要以摄影的“曝光”技术为介入点,研究的对象是比利时当代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的绘画作品。通过对他作品的研究,以此探讨他的绘画语言对笔者学习和对当代丝网版画创作实践带来的启示。图伊曼斯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之一,在当下这个绘画走向边缘的时代,他被称为“绘画的救世主”。他工作的方式与当下从事架上绘画的艺术家并无太多差异,即借助各种媒介图像作为绘画素材的来源,以图像作为绘
近年来,微博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也成为了诸如影视企业进行商品宣传的平台。《2018年度微博电影白皮书》报告显示,全年累计电影阅读点评总量达568亿,事实数据说明微博能够使电影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宣传,而话题营销是影视企业进行微博营销的重要手段。在微博营销中,微博的互动效果是判断营销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如何获得较好互动效果,保证企业产品的高质量营销,成为企业入驻微博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分析微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正在不断完善与提升,政府部门中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是实现政府数据开放的首要一步,公众通过平台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开发利用。政府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其价值不仅是在系统运行中的存量价值,还有其在得到开发利用后生成的新的价值。但目前政府数据开放中个人信息作为一项具有隐私特性的信息,成为政府数据全面开放模式构建的瓶颈,如何使个人信息得到共享开放与隐私保护的平衡成为首要问题。区
罗伯特·戈伯出生于1954年,是美国知名的艺术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戈伯创作了一系列关于身体的作品,以“不在场的身体”来阐述身体的存在。1989年,戈伯的作品发生了变化,他以局部的处理方式制作了一批被割裂的身体雕塑,它们以“身体碎片”的形式呈现。本文则主要研究了戈伯自1989年至今所创作“身体碎片”系列作品,试图分析他的处理方式及其启示性。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罗伯特·戈伯的艺术探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四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党组织参与治理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一大特色。2020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中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条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