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与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深化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克服高校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人才培养、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自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至今,高校后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探索出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转制之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高校后勤改革的声音明显沉寂下来,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增多,改革相关利益方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改革难度增大。因此,及时分析当前高校后期社会化改革出现的问题,剖析问题的成因,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前瞻分析和理论支持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的历史背景、目标、原则、取得成绩,对苏沪宁公益高校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苏大模式走完全民营化企业道路,虽然实现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其社会效益却难保证;南京模式企业化管理虽有企业的外形,然无企业的实质,仍是高校的一部分,经济效益较差,但其社会效益易于实现;上海模式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集约化经营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有形成垄断的可能性,影响后勤的社会效益。可见,三种模式下的高校后勤均存在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失衡现象,以“公益为目的”和“以盈利为目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是当前高校后勤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后勤改革利益相关方——政府、学校、后勤改革目标不一致,关系混乱、职责不清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统一改革的目标,界定政府、学校和后勤三者的职责,理顺三者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政府仍应继续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去继续推进改革,加大和完善对后勤改革的政策扶持,同时健全对后勤的监管体系,避免公益性的缺失;学校应充分承担起后勤改革执行者的重任,转变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在加快推进后勤改革的同时,保证后勤实现良好社会效益;后勤实体应以政府扶持和学校改革推动为契机,在立足于校内市场、确保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理念和机制,转变原有管理模式,实现科学管理和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走向市场,实现企业的良好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在复合地层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如何提高盾构机推进速度一直是盾构机设计、施工人员研究的重点。以长沙轨道交通1号线五一广场到营盘路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现场采集盾构机掘进参
文章通过分析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受理的涉保健品买卖合同案件,对该类案件的特点、争议焦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负游隙对其摩擦力矩存在较大的影响。为了明确轮毂轴承负游隙对其摩擦力矩的具体影响,研究了汽车轮毂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方法,以某型号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时于异丙酚中加入麻黄碱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为对照组(20ml异丙酚中加入0.9%氯化钠20ml),第Ⅱ、Ⅲ组20ml异丙酚中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楼设计秦壅50年代上海建了一批医疗建筑,经过30多年的变迁,有不少内容已不相适应。近几年又新改建一批医疗建筑,但医院资金特别匮乏,立项新建,建筑标准也不可能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对当代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从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的形成、发展以及工作条件入手,运用因素分析法从高等教育认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