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有效的村庄治理是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村庄治理研究的重点是村级公共权力的产生和运作,按照现代公共决策理论分析,公共权力产生的最佳方式就是民主选举。选举制度作为现代民主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能使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权力的分配,从而使公共权力获得最大的合法性;民主选举可以推举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担任领导人;通过参与民主选举能够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技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构了一个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为基本内容、体现大众民主平等的村民自治模式,这种模式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为村庄治理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贿选”问题,它危害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对村委会直选中贿选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关系着村庄治理的出路,关系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本文综合各方观点,对“治理”、“村庄治理”、“贿选”、村委会“贿选”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对目前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对“贿选”给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风气、农村优秀人才选拔等五个方面的危害进行了评价;从相关法律法规不到位、贿选者的各种需求、选民的不成熟、选举工作指导部门的失职、传统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贿选”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对我国目前处理“贿选”问题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指出治理“贿选”的不足和面临种种困境,同时分析了治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列举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现实案例,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佐证前文的相关观点;最后,从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选举程序、推进四个民主整体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村集体资产和财务帐户管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和知识等几个方面提出对治理村委会换届选举“贿选”问题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