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管理转型和运行效果研究——以某商业银行事后监督改革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线,事后监督在其产生发展的数十年中沉淀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界尚未形成完整齐备的学术体系,制约事后监督向更高目标、更宽领域发展。鉴于此,对该领域开展系统性研究,有助于为事后监督实务提供可靠的路径依据,有助于持续健全商业银行运营风险防控体系。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理论性研究银行业运营风险监控战略转型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对事后监督转型的转型路径提出具体构想,论证该设计思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要结合对当前银行业发展趋势的研判,对事后监督的未来发展进行初步规划设计。  经过对中国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发展历程的研究,认为传统事后监督存在方式落后、理念技术滞后、管理机制欠缺、缺乏有效协同等现实情况。依据全面风险管理等银行业先进风险管理理论,流程管理、过程控制、精益运营等现代运营管理理论,以及工业界事故致因理论等,对事后监督管理转型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进行了全面阐释,提出了转型设计的方向和内容:即着力再造监督流程,建立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监督模式;实行风险导向监督,以监督模型作为风险识别主要方式,提高有效性和准确性;实行流程导向监督,促进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提高系统管控能力;整合监督资源,完成各类岗位监管资源的充分融合,构建层次清晰的内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某商业银行实行事后监督改革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事后监督体系的监督效能跨越式提升、透明和直通管理极大提升风险管理效果、流程优化推动系统管控能力增强、运营风险管理文化得到全面重塑、集约化运营释放人力资源充实营销前线,事后监督体系成为银行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部分。最后,在对商业银行综合化、国际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进行认真研判的前提下,进一步对事后监督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分析,提出设立覆盖全球的事后监督共享服务中心、构筑境内外一体化的运营风险防控网络、建设过程控制型的风险管控体系等重要的决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有企业经营者为研究对象,以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
置信实业公司是四川省一家知名的房地产企业,随着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决定实施多元化战略。2002年底,由于房地产业暂时步入低谷,而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巨大的市场孕育出巨大商机,同时也
D公司目前最重要的建设项目是P水电站项目。在项目建设的融资过程中,D公司将面临一系列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D公司及其股东利益,通过对公司和项目情况的详细调研,在掌握大量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深入,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从企业文化入手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持续获
资源型企业是我国企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其内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长久以来存在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开始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暴露出来。其对外界环境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