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统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经过近30年的建设,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至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1.5%。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投资主体单一、建设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是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两支重要力量,其中政府调控机制最为重要,它是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与主导。作为直接面对广大农民、具体运作城镇化进程的乡镇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其职能作用则更为明显、更为重要。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给乡镇的发展带来了诸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公共资源供给等方面的机遇,同时也给乡镇政府在失地农民保障、融资模式、规划管理、公共设施建设及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给乡镇政府带来了巨大挑战。城镇化与乡镇政府职能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机遇和挑战两个角度对乡镇政府的影响,同时也是乡镇政府要实现新型城镇化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工作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动态发展上升的过程。根据对山东D市某乡镇的调研,该镇近年在城镇化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人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政府职能和机制转变的制约,在城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该镇城镇化的发展,乡镇政府要抓住新的机遇并且迎接挑战,就要做到职能上重新定位,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借鉴西方的政府改革理论,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更新乡镇政府经营管理服务机制,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是促进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针对问题,分析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和机制创新的一般规律,包括引导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加强城镇规划与管理、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等。通过研究城镇化对山东D市某乡镇的实地调研,在政府规划管理、融资模式、土地使用方式改变以及软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特别强调政府需要结合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推进融资模式创新、产业引导、土地利用方式改革等多种手段撬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