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咪唑基稀土及过渡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g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研究相对不够成熟的蓝色和红色发光材料以及载流子传输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部分合成了5种单苯并咪唑,5种多苯并咪唑类配体化合物以及2-氨基苯并咪唑Schiff碱(SABI),并对它们进行了光学性能的测试与讨论。第二部分选取5种苯并咪唑配体为第一配体,以1,10-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分别与Cu2+、Sm3+、Eu3+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单苯并咪唑和多苯并咪唑两个系列的13种三元金属有机配合物(C1~C13)。通过FTIR、元素分析和1HNMR等对部分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紫外吸收、荧光发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讨论。  采用常规回流方法和微波辅助方法,合成三个系列的苯并咪唑类配体化合物:  (1)单苯并咪唑配体化合物:2-氯甲基苯并咪唑(a1)、2-羟甲基苯并咪唑(a2)、2-羟乙基苯并咪唑(a3)、2-羟基苯并咪唑(a4)、2-巯基苯并咪唑(a5);  (2)多苯并咪唑配体化合物: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烯(b1)、1,4-二(2-苯并咪唑基)苯(b2)、1,2-二(2-苯并咪唑基)乙醇(b3),1,2-二(2-苯并咪唑基)乙二醇(b4),1,2,3-三(2-苯并咪唑基)异丙醇(b5);  (3)2-氨基苯并咪唑的Schiff碱配体化合物:SABI。  利用FTIR、元素分析和1H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荧光性能的测试。化合物(a2~a5),化合物(b1~b4)以及SABI都表现出良好的蓝光发射;化合物b5表现出良好的黄色荧光发射。它们在有机发光材料和荧光增白剂中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以配体化合物a4、a5、b3、b4、b5作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啉作为第二配体,分别与Cu2+、Sm3+、Eu3+合成了一系列三元金属有机配合物。并利用FTIR、元素分析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紫外吸收、荧光发射性能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铜离子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蓝色荧光性能,稀土配合物发射较强的红色荧光。对苯并咪唑稀土配合物的电化学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他们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够满足有机发光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的要求。
其他文献
由于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有着发射光谱窄、光热稳定性高、细胞毒性低和斯托克斯位移大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取代了有机染料和量子点等生物标记和发光显示材料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
固液悬浮的主要目的是使固体颗粒完全分散在液体介质中,进而增大相间接触面积,有效地强化固液传质、传热及化学反应的进行。针对固液悬浮机理,本论文对由标准Rushton(RT)桨驱动的层流中的多个固体颗粒的临界悬浮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通过相机分别从底部和侧面追踪不同临界悬浮转速下的固体颗粒的运动,并且通过Matlab识别固体颗粒的球心位置,从而获得每一个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及速度。本论文同时采用格子波尔兹曼
学位
三联吡啶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由于其独特性质,在电致变色方面被广泛关注,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三联吡啶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的电致变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1.这些配合
铅加工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含铅矿物原料到高级含铅材料,必须经历多个高温高能耗工序。传统的火法炼铅过程中SO2、含铅烟尘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