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小学数学为例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推进,新教育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逐步凸显。学生,作为教与学的关键参与者,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好师生在课堂互动中新产生的课程资源,既是丰富课程资源内涵的需要,也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学习成长的需要。由此,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互动与交流中生发出来的,影响教学进程发展的素材来源。影响教学进程发展的素材具体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出现的、教案预设以外的、有价值的新思路、新问题、新体验等等。这些素材经过教师的反思与整理,能够被重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成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这一过程就是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  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访谈,深入课堂实地观察,笔者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此过程中,总结归纳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划分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类型,阐明了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过程中所要处理的关系;找到目前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充分预设与智慧生成相结合、注重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与提高循环利用资源意识四大解决策略,为教师更好地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心理学视觉研究领域有一种现象叫做语义饱和现象:当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注视一个汉字,或对某个词语进行反复颂读或者书写,被试对于这个字或者词语的感知会从熟悉转向陌生
现代奥运会是一项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国际综合性社会活动,其参赛国家和地区、参赛运动员的数量急剧增多。2001年7月13同,北京成功获得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这将是中
异步交互是网络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巨大的教育潜力,是远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日益融合。通过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教育资源建设在网络教育中的作用也日显突出,但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大多处于孤立分散状态、建设标准不统一,能够用来相互交流与共享的资源少。面对数量众
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研究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满意感也很重要。身体自尊(或称身体自我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