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架构传输网管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致力于四川联通传输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电信基础网络的传输网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各个运营商都拥有了覆盖地域广泛,传输容量巨大的传输网络。在传输网络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的传输网络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一个设备厂商众多,传输制式多样,技术先进与落后并存的复杂的网络。因此采用统一的多厂商传输网管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在分析四川联通传输网管业务现况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根据TMN规范和四川联通总体设计要求,对四川联通的传输网管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首先介绍了传统框架的缺陷、主流的系统框架和本系统采用分布式处理多层架构的优势。接着以功能应用层的流程子系统,采集适配层的配置采集、性能采集和告警采集及部省服务器接口软件为例,分别进行相关的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和流程设计,实现总体设计要求。目前本系统经过长时间的验证顺利运行,通过了四川联通公司的初验,投入运行。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改变了四川联通过去长期依靠各厂商网管分散管理各厂商网管设备的现况,采用基于多层架构分布式处理平台的传输网管系统实现了对全省传输网管设备跨厂商、跨系统的全局监控和集中管理。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个人移动通信已经进入3G阶段,人们对个人移动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由于基于扩频技术的CDMA所具有的优越性,受到人们
  本论文围绕着高速光通信技术中两个关键问题,即高速传输技术的偏振模色散问题和全光包交换网络的全光缓存器问题开展了研究。同时,将偏振的相关技术扩展应用到分布式光纤传
20世纪90年代,美国压利桑那大学斯蒂瓦天文台大镜实验室(Steward Observatory Mirror Lab.)在发展大型主镜轻量化镜坯计算机控制离心熔铸技术的同时,发展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控制
毫米波敏感器系统是毫米波雷达和辐射计的结合,充分利用毫米波雷达在远距离具有较好的分辨率,辐射计在近区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效果,二者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探测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客流量的急剧增加,交通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乘客对公交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交系统的管理仍然采用人为
H.264标准是ITU和ISO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它是为满足广泛的应用要求而制定的,既可应用于低速率的视像电话、无线视频会议,也可以应用于高清晰、高质量的数字影
不论是在传统电信领域还是在软交换领域,媒体承载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这里面既包括对媒体承载的硬件技术的研究,也包括对诸如承载协议、网络架构以及承载控制
对未知信号调制方式的数据识别,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信信号的数据恢复技术是在未知信号调制方式下确定发送的数据,其不需要信道编码而直接对接收信号解调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