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由教育部发表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里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把核心素养应用到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然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段时间里要学会适应他们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只有拥有了迁移的能力,才能够把在学校学过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对于物理这一学科来说,它包含的内容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万有引力和库仑定律,这些对于迁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迁移原理的研究,简要论述了七种迁移理论,依据理论总结了影响迁移的因素。之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对高中生物理迁移能力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一是选择基础概念和原理的习题,夯实迁移的知识基础;二是简化习题情境,注重理解对迁移的作用;三是挖掘共同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四是载入数学工具的使用,突破迁移中的数学障碍;五是增加变式习题训练,防止定势思维的负迁移;六是由生活情境编制习题,培养学生迁移习惯;七是反思习题解决的过程,积累正迁移的经验。最后根据教学策略进行了教学实践,根据学生们的作业反馈与考试成绩,了解到笔者的教学实验研究对于提升高中生物理迁移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一线教师所参考,为丰富理论,笔者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升高中生物理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