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表达与引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PEP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迅速普及,网民的数量急剧增加。网络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网络舆论成为了解人们心声的重要渠道。近年一些网络事件的频发,引发了人们对网络舆论力量的思考。网络舆论的表达和引导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国内外也涌现出不少关于这些内容的研究。研究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角度出发。我国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与规律,网络舆论的发展和社会影响,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网络舆论与国家形象、安全等的关系,网络舆论与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关系,网络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网络舆论个案分析等。本文从网络舆论的形成入手。第一章从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的发源写起,将舆论的传播按照方向的不同分为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两种,通过使用传播效果理论中的舆论波、意见领袖等理论对网络舆论的产生和传播进行系统的解释。再通过网络舆论表达形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即时通讯工具、虚拟社区等类型,分别将这些类型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总结出各自的特点。第二章主要阐述网络舆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网络舆论在满足受众需求,对社会进行监督,有利于国家决策和安全管理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负面消息泛滥、偏激化倾向严重、网民盲目跟风炒作等负面效应。由于在网络环境中把关人的弱化、关于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还存在着重重困难。第三章在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主流媒体的网站建设、研究网民心理,因势利导、健全法律法规等。其中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是这一章的重点。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舆论的表达和引导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查阅的基础上,把握研究现状,完成对概念性表述性问题的描述。再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当前一些焦点事件进行解析,探讨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最后整合前人研究中的成果,补充完善其不足之处,对如何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进一步确保网络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私有车辆的拥有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紧张,从而由此引发了“停车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能耗在国家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降低建筑能耗,成为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措施。随着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用能逐渐提
2008年电信企业重组和2009年国家颁发了3G牌照,三大运营商拥有了经营固网和移动全业务的许可证,电信市场竞争再度升温。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国电信作为中国第二大运营商,面临
近年来在中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城市或者中小城镇也加快了建设的步伐。大量人口的涌入使得原有的城市公共基础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这样就需要兴建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开放存取运动缓解了学术界、出版界出现的“学术交流危机”和“期刊价格危机”。“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先导计划”(BOAI)认为开放存取提高了学术信息的可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运用博弈理论视角下分析群众体育开展中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内涵、核心内容,以及群众体育对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的内因,进一步
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的一个词引发外界关注:"政治规矩"。他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
随着电信行业重组,原来6家基础运营商变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个主导运营商,每家运营商都将拥有固定和移动通信牌照。全业务运营后,中国电信将和中国移动、中国联
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种转换,是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重要趋势,更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政务公开既迎合了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完善社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越来越得到普及与应用,已经传播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网络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及时广泛传播信息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迅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