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艾滋病无症状期是中西结合治疗干预的重要时期,深入探索此期中医的证候规律和特征,对提高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前期使用iTRAQ技术筛选出的艾滋病无症状期热毒蕴结证患者显著的差异性蛋白的基础上,通过Western Blot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期望能获得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的特征性表达蛋白。同时予以艾复康胶囊联合HAART临床干预治疗后,观察随干预药物临床疗效变化,艾滋病无症状期热毒蕴结证相关特征性蛋白表达变化趋势和规律,对艾滋病无症状期热毒蕴结证相关疗效评价意义的特征性蛋白进行初步探索性研究。方法采集0周和使用艾复康胶囊联合HAART干预治疗48周的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对采集的血清标本中C3、C5、GPX、ApoD、Cytokeratin10、Fibronectin蛋白进行检测。再运用imageJ软件分析其灰度值,将每泳道所得出目的蛋白的灰度值与相应的白蛋白灰度值做比较,得出相对灰度值,然后将6种抗体中的健康对照组、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组用药前和用药48周的相对灰度值分别导入到GraphPad Prism 5软件中。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0.0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正态分布资料。并用P<0.05标准作为差异性标准。结果1、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用药前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C3蛋白在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用药前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前期使用iTRAQ技术筛选出的蛋白质的结果一致。2、艾滋病无症状期热毒蕴结证患者用药前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C5蛋白在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用药前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前期使用iTRAQ技术筛选出的蛋白质的结果一致。3、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药物干预后4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CD4~+、CD8趋于稳定升高,CD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药物干预治疗4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病毒载量明显下降,且病毒载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用药48周后同用药前进行比较,C5蛋白在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用药48周表达呈上调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用药48周后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C5蛋白在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用药48周表达上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用药48周后同用药前进行比较,C3蛋白在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用药48周表达呈上调趋势,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用药48周后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C3蛋白在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用药48周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3、C5可作为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的特异性表达蛋白,可能与其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等过程相关。2、C5蛋白表达变化水平同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中药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疗效趋势呈一致性,对于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热毒蕴结证患者的治疗具有临床疗效评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