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北麓周至段沿山城镇在本文中指位于周至县辖区内,镇域内包含秦岭北麓低山丘陵区以及冲积平原区的建制镇。秦岭北麓的沿山城镇,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持续建设开发以及视觉景观保护意识的缺乏,导致秦岭北麓“山水画卷”被不和谐的旅游设施及建、构筑物等破坏,使自然山水景观受到了严重的视觉污染。视觉景观质量评价为解决视觉景观污染问题提供了依据,补充了传统城乡规划中视觉景观环境保护的缺失,促进城乡建设规划中综合决策,有利于最大化提升及保护视觉景观环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视觉景观的研究进行总结,结合实地调研,从协调秦岭北麓视觉景观保护和城镇开发建设的诉求出发,以视觉景观质量评价角度入手,对马召镇片区进行视觉景观质量评价,最终提出针对马召镇片区视觉景观质量优化的建议及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四个部分:(1)通过对视觉景观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本次视觉景观质量评价所选用的工具及使用流程,确定本次研究的分析框架;(2)本文通过对秦岭北麓周至段马召镇片区的视觉景观环境概况进行梳理,将马召镇片区视觉景观按照景观形态划分为“点、线、面”,提出视觉景观质量评价体系;(3)通过对马召镇片区进行视觉景观质量评价,分析出各种形态下影响视觉景观质量的关键性景观特征因子;(4)根据评价结果以及秦岭北麓相关法规、条例,对马召镇片区提出针对性强的视觉景观质量优化策略,结合策略构建沿山城镇视觉景观风貌管控体系。本研究主要结论具体如下:(1)从区域景观环境特征出发,以科学性、有效性为目标,构建针对秦岭北麓沿山城镇的“点、线、面”视觉景观质量评价体系;(2)以马召镇片区为例进行视觉景观质量评价,筛选出视线可达性、建筑色彩等10种影响该区域各类景观形态下视觉景观质量的关键性景观特征因子;(3)根据评价结果结合秦岭北麓保护的相关条例,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筑分区控制、整治电线等22条马召镇片区视觉景观质量优化的建议及策略。(4)结合优化策略,从空间层面与要素层面构建了沿山城镇视觉景观风貌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