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气气溶胶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对于大气气溶胶的测度主要以大空间尺度上遥感手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或AOT(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监测为主。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对于大气气溶胶空间模式的分析越发重要。空间模式一般用于指代有几何含义的对象或排列分布格局,在地理学中,空间模式是地理对象的抽象,是地理对象在分析空间中的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气溶胶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对于大气气溶胶的测度主要以大空间尺度上遥感手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或AOT(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监测为主。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对于大气气溶胶空间模式的分析越发重要。空间模式一般用于指代有几何含义的对象或排列分布格局,在地理学中,空间模式是地理对象的抽象,是地理对象在分析空间中的像,而在本研究中的气溶胶的空间模式指气溶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聚集分布,离散分布,随机分布)。一直以来,气溶胶空间模式的测度受遥感产品的精度与算法有效性的局限,而现在得益于气溶胶遥感产品的精度的提高,可获取的对于大气气溶胶的空间分布数据更为准确,使得通过气溶胶遥感产品构建气溶胶空间模式的算法更为有效。本研究通过构建了气溶胶空间模式算法计算得到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该指数能够将气溶胶的测度方式由基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点模式转向基于气溶胶空间模式的面模式,这种测度方式的转变能够为气溶胶的预测预警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以2004年-2018年长江三角城市群区域MODIS mcd19A2气溶胶产品为数据。通过构建气溶胶空间模式算法来解析遥感产品数据,求解得到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在对该指数进行验证后,研究了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上气溶胶空间模式的变化情况,以及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探究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的应用前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气溶胶遥感产品的处理首先,本文以遥感图像的处理为入手点,通过遥感图像的计算得到了关于遥感图像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每日平均时间序列与气溶胶面积系数每日平均时间序列。通过交叉小波研究了两组时间序列在时域与频域的相似性与相异性。结果发现这种相似性与相异性表征了气溶胶空间分布的变化过程。对于这种变化过程的理解为构建气溶胶空间模式算法建立了逻辑基础。(2)气溶胶空间模式算法的构建通过气溶胶的变化过程,建立以气溶胶光学厚度均值与气溶胶面积系数均值为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通过该函数关系式计算研究区域2004-2018年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以现有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莫兰指数为对照,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3)基于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的时空分析比较了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与四种气象因素在时间域与频率域的差异性。发现风场内部环流造成了气溶胶的消散过程,温度与气溶胶聚集过程多表现正相关,降水造成了局部气溶胶的消散,其次气溶胶聚集的过程首先造成了聚集区域内湿度的增强,在湿度累积的情况下会变成降水。统计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的突变数量。发现气溶胶的突变点总量是一个先增长再减少的波动过程。从聚集突变点的数量可以推断出激化的时间年份应该分别是2007年,2011年与2015年。探究了城市缓冲区随着城市发展域扩张变化下的气溶胶空间模式的变化,发现华东城市群区域在2008年以前的气溶胶来源主要是内部产生的,从2008年开始输入性气溶胶逐渐成为影响该区域气溶胶变化的重要原因。(4)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气溶胶空间模式24小时预测对气溶胶遥感图像进行瓦片化处理并展布,以瓦片化数据模拟海量数据的HMM机器学习过程。利用气溶胶空间模式瓦片化数据,计算了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状态转移矩阵与空间模式初始概率,通过代入四种气象数据瓦片与气溶胶瓦片化数据相结合计算了模型所需的发射矩阵。以2004-2013年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瓦片数据为训练数据,以2014年-2018年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瓦片数据为测试数据。完成了气溶胶空间模式指数24小时预测模型。根据预测结果构建了混淆矩阵并针对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其他文献
近年来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成为电力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风力发电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大规模的弃风电量增加,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这不仅影响电力系统发电的调度,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引进储能系统,不仅能够解决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调度压力问题,而且由于储能电池具有快速响应的特征,使其在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目前制约储能系统参与电力系统调频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储能系统配置容量
近年来参数化设计发展迅速,其储存设计过程缩短设计周期的特性迎合了快速更新换代的市场。目前装配体几何量参数化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二次开发工具将某一装配体中的零件参数化和建立装配体零件的数据库与调用数据完成设计两方面,而针对整个装配体中零件尺寸模型来进行参数化设计的研究较少。装配体中存在复杂的尺寸联系,理清尺寸之间关系是进行尺寸驱动参数化的前提。为此,学者们利用“图论”、“树”等理论对尺寸关系和零
共享单车逐渐替代了公共自行车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但单车租赁地点的管理过于松散,人员流动高峰时段的车辆扎堆问题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对单车资源管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对共享单车的资源分配尤为重要。目前主要采用的缓解方法是规划停放点和单车调度管理,而用户停放意识并不完善,单车调度人力资源需求过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停放点拥堵的问题。随着助力车行业的推出
在石墨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原子层(少层)二维纳米材料因其优异性能而成为当今研究前沿。二维材料具有完全不同的能带结构及奇特的物理性质,因而在高性能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能源转换和存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二维硫族材料、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是当前重点关注的研究体系,其奇异的电学、热学、光学、压电、热电、光电等物理效应与其多场调控及耦合功能效应关联密切,迅速开展该类材料纳米结构及物性调控研究,对于其制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互联网用户逐日剧增,网络中的新闻文本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如何对这些海量的新闻文本进行高效的分类和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下热门研究课题之一,由于网络新闻文本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文本结构不规范,文本内容参差不齐,无形之中增加了文本分类的难度。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文本分类算法对海量的文本进行分类和整理,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在机器学
政府购买服务的兴起与发展被认为是社会组织发展的新要素和新契机。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社会组织肩负起分担政府部分公共服务供给压力的重任,在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最优化调动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尽管表面上看社会组织的发展势如破竹,资金不足仍是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过于依赖政府拨款、筹资渠道狭窄、自创型经营收益少等制约了其更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社会组织试图
本文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观测数据,采用客观的识别与追踪算法筛选出1980/1981-2015/2016年冬季(12月、1月和2月)生成于北大西洋中高纬度的146个极端气旋(Extreme Cyclones,简称ECs),统计分析其时空特征,并使用K均值聚类法和综合相似指数对不同路径和环流的ECs进行分类,通过分析与对比相应的环流特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过载能力强等特点,在很多的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由于直接转矩控制具有响应迅速与动态性能良好等优良特点,目前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电机参数受外界影响会出现非线性变化、转矩观测不精确以及转矩脉动较大等问题,从而会影响系统整体的控制效率。本文主要在转矩观测器方面,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存在的算法复杂、电机参数辨
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业开始进行全面的改革,国际国内监管进一步收紧,中国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加紧制定了一系列监管规定,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严监管时代,银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执行监管规章,依法合规经营是近几年银行业的主题。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仍然无法有效控制违规违法行为,案件和风险事件屡屡发生,每年都有数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被监管机构处以巨额罚款。因此,一个健全的内
标准必要专利包含了专利权的专有性和技术标准普适性两种属性,专利权是一种在一定范围以及期限内能够排他性使用的权利,而标准则是标准制定参与者在协商一致后达成的该领域技术共同确认的技术规范。在技术标准实施过程中纳入专利权,使得专利权本身所保护的“公域”与“私域”间的利益平衡被突破,专利权因此进入到了标准技术发明人的共有领域。拥有标准技术发明人之间的专利权如何保护成为法律需要特别对待的问题。考虑到标准专利